[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急救降温方舱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63086.4 | 申请日: | 201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6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军;周飞虎;赵妍;樊明;郭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急救 降温 系统 | ||
1.一种移动式急救降温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固定舱(1)、降温操作台(2)、导轨(3)、龙门往复式喷淋机(4)、智能调温送风机(5)、控制台(6)和水回收装置(7);固定舱(1)用于容纳降温操作台(2)、导轨(3)、龙门往复式喷淋机(4)、智能调温送风机(5)、控制台(6)和水回收装置(7);患者平躺在降温操作台(2)上,龙门往复式喷淋机(4)沿着降温操作台(2)两侧的导轨(3)往返运动,龙门往复式喷淋机(4)两侧内壁设有喷淋孔(9),25℃的温水在水泵(10)的作用下通过喷淋孔(9)将水均匀喷洒到高温患者身上,龙门往复式喷淋机(4)的顶部设有智能调温送风机(5),待患者身上喷洒完降温水后,喷淋机停止工作,喷淋后的废水通过固定舱底板(8)上的漏水孔(15)进入水回收装置(7)中;控制台(6)同时包括智能调温送风机的自动运行模式控制、手动运行模式控制、风速控制、送风温度控制、送风角度控制以及风机开关控制按钮;智能调温送风机(5)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采取逐步升高送风温度,同时保持恒定的送风风速的方式,其在龙门式喷淋机往复运动的带动下,给予高温高热患者吹风降温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急救降温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门往复式喷淋机中,喷淋系统位于龙门往复式机构(24)的两侧空腔之内,喷淋水经过进水管(27)在水泵(10)的压力作用下,水从空腔底部沿着出水管(22)流向每行喷淋孔所对应的分水管(28),分水管(28)外壁的出水孔与喷淋孔(9)一一对应;喷淋水通过喷淋孔(9)均匀喷洒到躺在降温操作台上的高温高热患者的身上;为了保证喷淋的效果,喷淋机两侧壁上共五行喷淋孔(9),每行喷淋孔(9)间距与孔径均相同,但每行喷淋孔(9)的孔径不尽相同,为逐行递增的样式;所述的龙门往复式喷淋机可通过控制台(6)控制喷淋的次数、喷淋机的运动方向、自动喷淋以及手动喷淋模式等,从而使操作者根据高温高热患者的症状选择合理的操作方式,通过不断的往复喷洒运动以达到为高温高热患者身体降温的目的;该喷淋机的有效行程为从患者的下肢到患者的上肢部位,为了确保患者鼻腔不会进水造成呼吸困难,其头部不采用喷淋降温的方式而采用佩戴降温帽降温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急救降温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回收装置中,方舱内部在龙门往复式喷淋机(4)的有效行程范围内的底板上均匀分布有很多漏水孔(15),方便喷洒出的水通过漏水孔(15)滴落入舱底的漏水槽(16),通过输水管(18),经过滤化装置(19)进入方舱的储水箱(20),经过对喷淋后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达到到了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不会因为排水不及时而造成方舱内部积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急救降温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调温送风机安装在龙门往复式机构(24)上部横梁的空腔结构内,该送风机可通过控制台(6)设定送风温度、送风的风速以及送风的角度从而对高温高热患者进行体表水蒸汽蒸发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急救降温方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高温高热患者需要采取降温措施时,降温操作台(2)底部铺上防水隔布并将患者放置于隔布之上;当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危及的情况时,直接将患者放置于降温操作操作台(2)上,同时使用方舱内配备的呼吸机(11)、心电图机(12)、除颤仪(13)、监护仪(14)、输液泵(17)等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急救和监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30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