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微扫描的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2843.6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美静;谈爱玲;许伟;吴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扫描 射线 实时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射线检测是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国防以及其它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生产实际中,射线检测普遍使用胶片照相法。X射线胶片照相的成像质量较高,能正确提供被测试件缺陷真实情况的可靠信息,但它存在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结果不易保存查询、携带不便、评片人员眼睛易受强光损伤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X射线数字照相检测技术。X射线数字照相系统中使用了平板探测器,其像元尺寸可小于0.1mm,因而其成像质量及分辨率几乎可与胶片照相媲美,同时还克服了胶片照相中表现出来的缺点,也为图像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方便。因此,基于平板探测器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在无损检测和评价、集装箱扫描、电路板检查以及医疗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已进入工业产品检测的实际应用领域。与其他检测技术一样,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需要一套设备(硬件与软件)作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简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使用X射线机或加速器等作为射线源,X射线透过被检测物体后衰减,由射线接收/转换装置接收并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利用半导体传感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检测图像直接显示在显示器屏幕上,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评定,然后将图像数据保存在储存介质上。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可用于金属焊缝、金属或非金属器件的无损检测。
随着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路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对电路板进行缺陷检测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难以满足需要高分辨力成像的场合,无法满足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辨力高、操作简便的带有微扫描的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高压电源、X射线源、平板探测器、微位移平台、计算机以及显示器,高压电源与X射线源相连,X射线源发出的X射线经过待测物衰减后到达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安装在微位移平台上,微位移平台的控制端与压电伺服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压电伺服控制器控制微位移平台进行三维方向运动;平板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信号接收端口相连,平板探测器将X射线图像转化成电子图像并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与显示器连接,计算机处理平板探测器输入的电子图像信息后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所述微位移平台采用普爱纳米位移技术有限公司的PI-517.2CL系列压电扫描台。
所述平板探测器采用Varian公司的Pax Scan 2520D平板探测器。
所述压电伺服控制器为PI E-621.CR型压电伺服控制器。
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X射线由X射线源发出,透照一定几何形状的试件,经过试件衰减后携带工件内部信息到达平板探测器,而平板探测器固定在微位移平台上,通过微位移平台能够控制平板探测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移动,通过微位移平台带动平板探测器实现标准2×2微扫描模式的微位移,可以得到多幅具有微位移的图像,再利用过采样重建算法完成高分辨力重建,从而提高系统空间分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在已有X射线成像系统的基础上加入2×2微扫描模式的光学微扫描系统,能对同一场景进行多次采样,而且视场保持不变,得到的微扫描图像的像素数目是原来的4倍,得到了场景的更多信息,大大提高系统对场景细节的分辨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等缺陷检测领域以及各自工业探伤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微扫描与亚像元重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微位移平台带动平板探测器运动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1-高压电源、2-X射线源、3-平板探测器、4-计算机、5-显示器、6-待测物、7-微位移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2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