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知识辅助置换检验的雷达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62189.9 | 申请日: | 201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平;张旭旺;付锦斌;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知识 辅助 置换 检验 雷达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知识辅助置换检验的雷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设定的虚警概率以及参考单元和脉冲数目等基本参数,计算门限在所有置换统计量按由大到小排列时的序号,进而确定所有的有效策略并由此构成有效策略矩阵;
步骤(2)、根据待检测单元以及参考单元的GIS信息选择出有效的参考单元,并由有效参考单元以及待检测单元的采样值构成有效数据矩阵;
步骤(3)、根据待检测单元的数据计算检测统计量,根据有效策略矩阵计算置换统计量并进而确定门限,将检测统计量与门限进行比较从而完成判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辅助置换检验的雷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数据选择器级联置换检验的结构实现,数据选择器对参考单元的数据进行筛选后,仅保留那些与待检测单元特性相似的参考数据,然后再利用这些参考数据通过置换检验进行目标检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辅助置换检验的雷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根据设定的虚警概率以及参考单元和脉冲数目等基本参数,计算门限在所有置换统计量按由大到小排列时的序号,进而确定所有的有效策略并由此构成有效策略矩阵,该步骤为预处理过程,当对多个单元进行目标检测时仅需执行一次并存储所得结果即可,而不必对每个单元进行检测时都执行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辅助置换检验的雷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提出了关于“有效策略”的概念以及“有效策略”的判别方法,并利用有效策略对应的置换统计量确定门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21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