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1643.9 | 申请日: | 201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优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当主叫终端向被叫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被叫终端未响应该呼叫请求,例如:被叫终端的用户未注意到或不方便响应该呼叫请求,在该呼叫请求结束时,被叫终端会显示针对主叫终端发起该呼叫请求时使用的手机号码的未接来电。当注意到该未接来电时,被叫终端的用户会向上述手机号码对应的主叫终端发起新的呼叫请求,此时,若主叫终端所处的位置信号不好、上述手机号码欠费或主叫终端电量耗尽等,主叫终端的用户无法接收到被叫终端的用户发起的新的呼叫请求,用户的使用体验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使被叫终端的用户能够通过主叫终端的用户提供的备用号码与主叫终端的用户联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包括通信对象的目标通信号码以及用户选择的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通信号码;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所述通信请求,通过所述当前通信号码向所述目标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起第一通信请求;
当所述第一通信请求结束时,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当前通信号码以及预先获取到的与所述当前通信号码绑定的至少一个通信号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用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号码以及所述当前通信号码中的任意一个通信号码发起第二通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至少两个通信号码,所述至少两个通信号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第一通信请求时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信号码以及与所述当前通信号码绑定的至少一个通信号码;
所述第一终端存储所述至少两个通信号码;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用户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号码中选择的其中一个通信号码,并向所述其中一个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终端发起第二通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包括通信对象的目标通信号码及用户选择的第一终端的当前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后,通过该当前通信号码向目标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起第一通信请求,当该第一通信请求结束时,第一终端将该当前通信号码以及预先获取到的与该当前通信号码绑定的至少一个通信号码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用户通过该至少一个通信号码以及该当前通信号码中的任意一个通信号码发起第二通信请求。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使被叫终端的用户能够通过主叫终端的用户提供的备用号码与主叫终端的用户联系,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起通信请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使被叫终端的用户能够通过主叫终端的用户提供的备用号码与主叫终端的用户联系,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适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优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优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1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