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检测中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1311.0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立;张国方;肖东;裘揆;陈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伍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32 | 分类号: | G01N2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检测 擦除 工件 表面 气泡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触触头焊接质量超声波检测领域内的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中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检测是无损检测中一种常用方式,也是电触头焊接层焊接质量常用的检测手段。超声波检测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被测工件本身的因素,被测工件表面的油污会使得气泡吸附在其表面,而表面气泡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测量结果,对后续结果的分析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误判。人工擦除气泡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现有的超声波检测设备中,都没有涉及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功能和装置。
公开号为CN103267807A(申请号CN201310160721.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中的探头标定方法和装置,其中涉及“所述超声检测设备的测量水槽内进一步安装有探头清洁部件,所述校准试样与探头清洁部件一起固定并置于测量水槽的一角,位置在进行零位校准的路径上。在每一个工件进行测试前,所述超声探头运动到原始标准试样位置处,进行灵敏度的校正,同时通过探头清洁部件擦除超声探头表面的气泡和油污,进行探头端面的清洁,保证本次测量过程中的测量精度。”从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来看,上述发明只考虑到了探头表面的气泡的影响,消除了探头表面的气泡,并没有提供一种方法或装置擦除被测工件表面的气泡,以消除被测工件表面存在的气泡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检测中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对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擦除,消除工件表面气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无损检测中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吸水柔性材料、固定部件、立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其中:
所述吸水柔性材料用于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
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吸水柔性材料,吸水柔性材料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的下表面;
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吸水柔性材料和固定部件,吸水柔性材料和固定部件可以随所述立柱精确运动;
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立柱,所述第一气缸的运动由软件控制电磁阀的开合来实现;
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控制吸水柔性材料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气缸的运动由主机控制电磁阀的开合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吸水柔性材料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的下表面。
优选地,在所述固定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部件通过该螺纹孔与所述立柱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为长方体金属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声无损检测中擦除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被测工件固定在水槽中,水槽中的要保证足够深度的水,为超声无损检测提供足够的耦合剂;
步骤二:吸水柔性材料运行到被测工件的正上方一定高度位置;
步骤三:立柱由第一气缸驱动向下运动,吸水柔性材料随立柱快速下降,并接近被测工件表面;
步骤四:第二气缸控制吸水柔性材料缓慢运动,到达被测工件表面,并保持一段时间;
步骤五:第一气缸带动立柱向上运动,吸水柔性材料离开被测工件表面,完成被测工件表面气泡的擦除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超声检测之前自动快捷有效地擦除了待测工件表面及周围的气泡,消除了待测工件表面及周围的气泡对探测结果的影响,保证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吸水柔性材料,2为固定部件,3为立柱,4为第一气缸、5为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的说明仅为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伍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伍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1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