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0716.2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9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龙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东生 |
主分类号: | C10J3/66 | 分类号: | C10J3/66;C10J3/62;C10J3/48;C10B53/04;C10B53/06;C10B57/14;C10B5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干馏 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和煤制气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分质利用主要由煤热解提质、煤气净化利用、煤焦油深加工以及洁净煤转化四部分构成。煤气化技术是煤炭分质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备煤技术、气化炉技术、气化后工艺技术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气化炉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类煤气化技术层出不穷,从大的方面的分析看,有固定(移动)床、流化床气化和气流床气化这三大类。
煤的低温干馏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工业生产中比较成熟煤的低温干馏方法按加热方式分为外热式、内热式及内热外热混合式。
目前,制约煤分质利用的关键技术就是末煤型热解提质技术。
本发明装置将煤的低温外热式干馏技术与煤的气化技术相结合,使物料走向合乎工艺需要,相互连接上游为下游提供原料,在热量利用方面梯级使用,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完成在同一个装置可以连续生产出两种不同品质的煤气(热解煤气、发生炉煤气)、半焦和水蒸气,为分质利用做准备。从煤利用的全过程角度提高了煤的商业价值,使煤的产物得到合理利用。
粉料因其自身的特殊性,现有的许多干馏、气化技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更好的、高效的、节能的进行利用。
基于现有技术的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这种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可以更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粉料的分质利用降低能耗提供一种解决方法,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将实现粉料的干燥、干馏、气化后的产品分级,为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气化后工艺提供条件。
所述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粉料适应范围为褐煤、油页岩,粒度范围:0~6mm。
本发明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包括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主塔、副塔、热解水蒸气室G和低温干馏煤气室H组成。下面对发明装置的相关单元主塔、副塔进行分述。
主塔,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粉料低温干馏气化装置主塔包括所述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主塔给料段A、主塔干馏段B、气化炉C,
所述主塔给料段A设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顶部集气腔a、导气管控制部b、进料腔c、料仓d、物料推进部e和导气管a3,
所述顶部集气腔a包括顶部集气腔壳体a5、瓶塞a1、导气管a3、导气管支座a4、粗煤气出口a2,顶部集气腔a与导气管控制部连接,
所述导气管a3贯通给料段A和干馏段B,连接顶部集气腔a与下部气化炉C,包括导气管上口a6、导气管管体、导气管下接口a7,导气管上口a6与顶部集气腔a连接,导气管下接口a7与气化炉C连接,
所述导气管控制部b包括导气管升降器b2、导气管波纹节b1,导气管控制部b与进料腔c连接,
所述导气管升降器,目的控制导气管上下运动,实现导气管的升降功能,
所述进料腔c包括进料腔壳体c4、粉料煤+惰性气进口c3、惰性气体出口c1、布袋除尘器c2、进料腔下出口c5,进料腔下出口c5与料仓上进口d1连接,
所述进料仓包括料仓上进口d1、料仓壳体d2、料仓下出口d3,料仓下出口d3与物料推进部连接,
所述物料推进部e包括,物料推进部上进口e3、物料推进器e2、上下弹性密封件e1、物料推进部下出口e4,物料推进部下出口e4与干馏段B的外管顶端进料口f1连接,
所述主塔干馏段B装置为两个同心管结构,包括导气管a3和外管壳f7,外管壳下端出料口f8与气化炉C的气化炉上进料口g1连接,
所述外管壳f7设置外管顶部进料口f1、外管支座f2、上导气孔f5、下导气孔f6、内管导向板f3、外管膨胀节f4、外管壳下端出料口f8,
所述气化炉C设置包括炉腔g、气化炉上进料口g1、煤气侧出口g2、主喷嘴g6、副喷嘴g5、点火孔g3、透灰孔g7、出灰口g4。
副塔,如图2所示,所述付塔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给料段D、干馏段E、半焦出料段F,
所述副塔给料段D设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顶部集气腔a、进料腔c、料仓d、物料推进部e和导气管a3,
所述顶部集气腔a描述与主塔顶部集气腔a同,集气腔a与进料腔c连接,
所述导气管a3贯通给料段A和干馏段B,连接顶部集气腔a与半焦出料段F,包括导气管上口a6、导气管管体、导气管下接口a7,导气管上口a6与顶部集气腔a连接,导气管下接口a7与半焦出料段F的内管扩经三通h3连接,
所述进料腔c描述与主塔进料腔c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东生,未经龙东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0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低硫柴油抗磨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煤气的造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