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0708.8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开云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1/00;A61P3/00;A61K35/583;A61K35/57;A61K31/12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小儿 疳积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小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胀实或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发低热,指纹紫滞,此为乳食积滞的实证。因此,如何治疗小儿疳积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鸡内金8-12克、壁虎4-6克、桑葚4-6克、花椒3-5克、菱角叶4-6克、姜辣素3-5克、粳米10-20克、香蕉冻干粉4-6份、枳壳3-5份、冬瓜皮4-6克、油菜花8-12克、山楂4-6克、高粱根微粉8-12克、三棱4-6克。
上述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为:鸡内金10克、壁虎5克、桑葚5克、花椒4克、菱角叶5克、姜辣素4克、粳米15克、香蕉冻干粉5份、枳壳4份、冬瓜皮5克、油菜花10克、山楂5克、高粱根微粉10克、三棱5克。
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各组分置于新瓦片上焙焦,碳化,然后研成细末,即可服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颗粒、胶囊或片剂。
1.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
使用指导:口服,2-5岁小儿1次服用一副药的1/10,一天两次,中晚饭后分服,其他年龄可适当增减。
2.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饮食和脏腑功能;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基本恢复正常饮食和脏腑功能;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正常饮食和脏腑功能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3.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进行试用,通过随机选取其中2-5岁共50例病人,疗程最短2天,最长的为5天。
4.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比例,取原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粉末,给患儿冲服,一天两次,一次服用一副剂量的1/10。
5.具体治疗结果参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开云,未经陆开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0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