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58971.3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8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远;张伟;李守会;陈英;许文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勤县腾盛种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65/48 | 分类号: | A01N65/48;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7333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西葫芦 绵腐病 植物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
背景技术
西葫芦绵腐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基质中越冬,通过茎、叶和果实表皮侵入植株,借助雨水、灌溉或管理操作等进行传播。在基质温度低、湿度大的条件下最易发病。西葫芦绵腐病危害叶、茎和果实。病叶和茎有圆形水浸状暗绿斑,潮湿时呈现软腐病。病果有椭圆形暗绿色水浸斑,干燥时病斑变为褐色,凹陷,并有腐烂现象,生有白色霉层;潮湿时整个果实呈现褐色腐烂,表面布满白霉。现有常规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热有机肥,采用高畦栽培,结瓜后可将瓜垫起,防止潮湿染病,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时排水,适当增施钾肥,发现病瓜及时清除;⑵生物防治,在瓜田内喷淋“5406”三号剂600倍液,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防病目的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喷雾,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喷雾。
发明专利CN104286058A公开了一种中草药制成的生物农药杀菌剂及其用途,该杀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大蒜浸提物45%-55%、鱼腥草浸提物15%-25%、马齿苋浸提物10%-20%、艾叶银杏青蒿浸提物8%-15%、硫磺粉3%-5%。发明专利CN103651353A公开了一种含有苯酰菌胺和甲霜灵复配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绵腐病。发明专利CN104012529A提供了一种植物杀菌剂,包括保护剂和治疗剂;所述的保护剂包括达科宁、百菌清、大生、喷克、安泰生、石硫合剂、异菌脲、可杀得、王铜;所述的治疗剂包括:广枯灵、恶霉灵、农用链菌素、青枯灵、春雷霉素、辛菌胺。上述专利所得产品为纯中药或纯生化学制剂,化学药剂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学药剂长期使用,致使大部分地区病虫害抗性频率超过50%,抗性水平高达万倍以上,单一使用化学药剂已完全失去防效,并且,随着抗性菌株不断增强,施药次数逐年增加,施药量也成倍增长,给防治和周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其弊端也日益突出,如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和有害生物的再猖獗等等;而中药制剂虽然具有无毒、低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等优点,但效果又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该药剂对西葫芦绵腐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由A剂和B剂混合制成,所述A剂的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的蒲公英提取物25-40份、苦豆根提取物20-35份、黄姜提取物15-25份、竹叶提取物5-15份、鱼腥草提取物5-10份、栀子提取物2-5份、改性大豆磷脂0.1-0.5份、苯酰菌胺0-5份;所述B剂的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的黄姜提取物0-5份、甘草提取物1-2份、桉树叶提取物2-5份、马齿苋提取物2-5份、松针提取物5-10份、聚丙烯酰胺0.1-0.5份、恶霉灵20-30份;所述A剂和B剂按重量比1-3:1混合制成本发明的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
所述的防治西葫芦绵腐病的植物源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A剂制备
①将干燥的蒲公英粉碎,过80-200目筛,过筛后投入浸提罐中,加入6-10倍于浸提罐中蒲公英粉料质量的乙酸乙酯,调节罐内压力为2-2.5MPa,温度为50-60℃,提取三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在4℃条件下静置8-10h,取上层清液通过孔径为200目的丝网过滤,滤液置于真空浓缩器内,在4℃下进行浓缩,得浸膏,浸膏进行低温冷冻干燥,然后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②按步骤①的蒲公英提取操作工序,相同条件下,得到苦豆根提取物、黄姜提取物、竹叶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栀子提取物;
③分别称取蒲公英提取物、苦豆根提取物、黄姜提取物、竹叶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栀子提取物、改性大豆磷脂、苯酰菌胺,均置于搅拌容器中,加入3-4倍于搅拌容器中物料总质量的去离子水,保持容器内温度为60-70℃,搅拌1-2h,自然冷却,得到A剂;
⑵B剂制备
①按步骤⑴-①蒲公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得到桉树叶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松针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勤县腾盛种业有限公司;,未经民勤县腾盛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89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擀面杆的轧面条组刀
- 下一篇:一种植物复配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