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溢出油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58583.5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唐博;孙宝舟;周群武;庞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5/01 | 分类号: | B60K15/01;B60K15/07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 地址: | 2131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溢出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箱,尤其是一种防溢出油箱。
背景技术
对液压挖掘机及其他工程机械加油时,由于用户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及习惯性地不阅读说明书后再操作容易将燃油的液位高度加注至最大刻度,从而很容易导致燃油溢出油箱的情况。因燃油存在热胀冷缩的特性,当燃油加满后,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回油、散热器冷却后的热风、液压件散发的热量等其他各种因素会导致油箱内燃油温度上升、燃油膨胀,使得燃油从出油口处溢出。同时在爬坡、振动和晃动的情况下也会使油箱倾斜,进而燃油溢出。实际在工程机械产品的应用中,出现过因燃油加注过满导致工作过程中溢出的问题,该问题还会造成上部呼吸的空气滤清器被燃油浸泡而损坏,影响燃油使用质量,从而降低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目前,对于燃油溢出的问题,人们也采取了较多措施,比如增加并联的单向阀、将油箱加大等等,但是结构过于紧凑,成本较高,而且造成空间的利用率低,总体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用户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及习惯性地不阅读说明书后再操作容易将燃油加注至最大刻度,从而很容易导致燃油溢出油箱,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防溢出油箱,有效防止燃油溢出油箱的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溢出油箱,包括油箱和加油管,所述加油管固定连接于油箱上部,并与油箱连通,所述油箱内部正对加油管处还固定设置有一段延伸管,具体的,延伸管和油箱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所述延伸管周面上靠近油箱上壁处开设有若干通孔。当燃油加注到油箱内的液位高度到达延伸管最下端时,继续加油,此时延伸管内的液位高度会迅速上升,而由于延伸管上开设的通孔具有通流的作用,延伸管外的液位高度也会缓慢地上升,当延伸管外的液位高度没过通孔后则无法继续上升,此时,油箱顶部便会形成一定高度的空气腔;由于压力差作用,延伸管上的通孔又起到导流作用,使延伸管内的液位高度逐步回落。
为了发挥任意一个通孔的作用,所述若干通孔均处于同一高度上。
作为优选,方便设计,所述延伸管与加油管均为直圆柱状,并且延伸管直径与加油管直径一致。
为了过滤掉加注的燃油中可能参杂的杂质,所述加油管内水平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溢出油箱,通过增加带有通孔的延伸管,当延伸管外部的液位高度没过通孔时,由于延伸管外的燃油与空气不连通,因此液位高度不再上升,有效避免了因加注燃油过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溢出油箱的情况,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降低了成本,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溢出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加油管,3、延伸管,3-1,通孔,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防溢出油箱,包括油箱1和加油管2,所述加油管2固定连接于油箱1上部,并与油箱1连通,所述油箱1内部正对加油管2处还固定设置有一段延伸管3,具体的,延伸管3与油箱1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所述延伸管3周面上靠近油箱1上壁处开设有若干通孔3-1。
为了发挥任意一个通孔3-1的作用,所述若干通孔3-1均处于同一高度上。
作为优选,方便设计,所述延伸管3与加油管2均为直圆柱状,并且延伸管3直径与加油管2直径一致。
为了过滤掉加注的燃油中可能参杂的杂质,所述加油管2内水平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
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防溢出油箱的工作原理: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当燃油液位高度加注至延伸管3最下端位置时,如果继续加注,在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延伸管3内、外部的燃油液位高度会同步升高;但是当上部空气不连通的情况,就会导致延伸管3内部的液位高度上升,而延伸管3外部液位高度无法上升。具体的,当燃油加注到油箱1内的液位高度到达延伸管3最下端时,继续加油,此时延伸管3内的液位高度会迅速上升,而由于延伸管3上开设的通孔3-1具有通流的作用,延伸管3外的液位高度也会缓慢地上升,当延伸管3外的液位高度没过通孔3-1后则无法继续上升,此时,油箱1顶部便会形成一定高度的空气腔;由于压力差作用,延伸管3上的通孔3-1又起到导流作用,使延伸管3内的液位高度逐步回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8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表360照亮的导光件
- 下一篇:一种辅助发动机侧向减震及稳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