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龙葵植株中制备β‑谷甾醇亚油酸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58352.4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辉;陈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株 制备 谷甾醇亚 油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农业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从植物龙葵中制备β-谷甾醇亚油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龙葵(Solanum Nigrum L.)为一年生茄属植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杂草,多生于路边,荒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因其对土壤要求不严,且用种子繁殖,因此非常容易种植,生物量很大。其全草可供药用,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肿瘤、皮肤湿疹、小便不利等。目前,国内外对龙葵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多,曾有报道在龙葵中含有龙葵碱(solanigrine)、澳洲茄碱(solasonine)等生物碱,以及皂甙、维生素C、树酯等。
β-谷甾醇亚油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甾醇酯,有研究报道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以及杀菌作用。目前植物甾醇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办法,即将晶体植物甾醇在高温下熔融,再与酯肪酸缩合生成甾醇酯。但酯肪酸尤其是不饱和酯肪酸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热分解,因此,化学合成法对于β-谷甾醇亚油酸酯并不十分适用。虽然人们也在研究采用其它的方法制备该化合物,像如采用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但是,从植物中提制仍旧是获得该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经过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目前还没有从植物龙葵中提制β-谷甾醇亚油酸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从植物龙葵中提制β-谷甾醇亚油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以龙葵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浓缩、溶剂萃取和柱层析等工艺方法提制β-谷甾醇亚油酸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获得的物质纯度较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龙葵洗净、晾干后,干燥,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用龙葵粉末质量的5-40倍的乙醇,常温下浸泡提取(即浸提),然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减压真空浓缩,即获得提取液的浓缩物;
第三步,用龙葵粉末质量的1-30倍去离子水溶解上一步所得提取液的浓缩物后,再用0.5-5倍去离子水体积的石油醚萃取至少3次;
第四步,将萃取后的石油醚相减压真空浓缩,采用硅胶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为流动相增大乙酸乙酯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第五步,过完硅胶柱后,以TLC检测搜集目标产物,并收集目标产物,然后减压真空浓缩;
第六步,将第五步所得浓缩物再经过凝胶柱进一步纯化,采用氯仿-甲醇体系为流动相,最终获得淡黄色油状物,即β-谷甾醇亚油酸酯。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的干燥,其温度为40℃-50℃。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的粉碎是指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10-50目的植物粉末。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乙醇是指无水乙醇或20-95%(v/v)的乙醇溶液。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的常温下浸泡提取,其时间为8h-72h。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的减压真空浓缩是指将溶液抽真空减压到-0.1个大气压,置于40℃-50℃下水浴,使溶液得到浓缩。
优选地,第四步中,采用200-300目硅胶柱。
优选地,第四步中,所述的梯度洗脱的流动相: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200:1-1:100。
优选地,第六步中,所述凝胶柱采用凝胶柱Sephadex LH-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原材料:采用杂草龙葵为原材料,来源广泛,获取简单,生物量大,成本低廉。并且龙葵作为药用的主要作用成分中不包含β-谷甾醇亚油酸酯,因此,本发明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类对于植物龙葵的有效利用率,并且本发明也是首次从植物龙葵中提制获得β-谷甾醇亚油酸酯。
2)生产工艺: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实用性强,易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此外,该过程中使用的乙醇等有机溶剂可以回收重复循环利用,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相比较采用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对条件的要求不高,操作简单,而且所得物质的纯度很高,经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定量检测,纯度可达到9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8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