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55523.8 | 申请日: | 2015-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宏霞;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转向机构,尤其是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机。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系统,是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仅能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是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油泵,不转向时也工作,加大了能量消耗。而EPS系统只在转向时电动机才提供助力,因而能减少能量消耗,并能在各种行驶工况下提供最佳的转向助力,减小了由于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对转向系统的干扰,改善了汽车的转向性能,减轻了汽车低速行驶时的转向操纵力,提高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的转向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由于不需要加注液压油和安装液压油管,所以系统的安装简便,自由度大,而且成本低,无漏油故障的发生,它比常规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按照电动机布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转向轴助力式(C-EPS)、齿轮助力式(P-EPS),齿条助力式(R-EPS)3种。其中,转向齿条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R-EPS)的助力电机和减速增扭转机构直接驱动齿条提供助力。当前的R-EPS中,转向助力是由第二个小齿轮来完成的,该小齿轮按平行于齿条方向传力,它由一个电机来驱动,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和一个传动小齿轮咬合在齿条上,并传递转向所需要的辅助力。由于助力电机安装于齿条上的位置比较自由,因此在汽车的底盘布置时非常方便。同时,同CEPS和P-EPS相比,可以提供更大的助力值,所以一般前轴载荷比较大的车辆上。然而,涡轮蜗杆减速机构传动效率较低,一般为0.5--0.7;当降速比很大时,效率甚至在0.5以下;同时发热大,不宜在大功率下长期连续工作,工作时要求有良好的冷却和润滑条件;为了减磨耐磨,蜗轮齿圈需用贵重的青铜制造,且蜗轮比齿轮制造困难,增加了整个转向系统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齿条助力式转向机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及转向助力机构的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机,包括左转向球头,齿条,助力电机,转向机壳体,输入轴,右转向球头,在转向机壳体的左端设有一支撑环,齿条装配在支撑环中,左转向球头、右转向球头分别安装在齿条的左右两头,助力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转向机壳体的支撑架上,助力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助力电机输出轴另一端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转向机壳体,齿条上设有钢珠下螺旋槽,在齿条的螺旋槽上装配有一传动螺母,助力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与传动螺母上的第二传动齿轮相配合,传动螺母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转向机壳体所设的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螺母由套筒和支撑座和组成,支撑座设有钢珠上螺旋槽,钢珠的循环通道由套筒上设有的套筒凹槽和支撑座凹槽组合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能获得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传动比恒定,具有转动平稳,适应范围广,传递速度和功率范围都大的优点,给予适当预紧可以消除间隙,提高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
(2)机械效率高,结构紧凑,摩擦力大小几乎与运动速度无关,启动转矩接近于运动转矩,传动灵敏;
(3)不具有自锁性,可将直线运动变为回转运动,且其磨损小且寿命长,可用调整装置调整间隙,传动精度与刚度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转向球头;2.支撑环;3.齿条;31.钢珠下螺旋槽;4.助力电机;5.第一传动齿轮,6.助力电机输出轴;7.滚珠轴承;8.转向机壳体;81.凸台;9.转向机输入轴;10.右转向球头;11.滚针轴承;12.套筒;121.套筒凹槽;13.钢球;14.支撑座;141.第二传动齿轮;142.钢珠上螺旋槽;143.支撑座凹槽;15.传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5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电池车辆的测试挂车
- 下一篇:纺织布料卷筒搬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