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53908.0 | 申请日: | 2015-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8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耿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急性 胆囊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常见并发症胆囊积水、白胆汁、石灰乳胆汁、瓷器样胆囊、胆囊穿孔、胆囊内瘘、肝脓肿。急性胆囊炎病症: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大黄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30g。【注意】 孕妇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金钱草【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甘、咸,微寒。【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注意】 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摘录】《中华本草》。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来源】品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性味】 苦、辛,微寒。【归经】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中华本草》。
栀子【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9~11 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 苦,寒。【归经】 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主治】 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意】脾虚便溏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延胡索【别名】玄胡素、元胡、延胡。【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性味】 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孕妇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黄芩【别名】 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性味】苦,寒。【归经】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摘录】《中华本草》。
木香【别名】 云木香、广木香。【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性味】辛、苦,温。【归经】 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注意】 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3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用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颈椎贴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