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3510.7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3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炯翰;刘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型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渐趋成熟。随着消费者的喜好及要求增加,液晶显示装置也逐渐走向薄型化。为求达到薄型化的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均需进行厚度的缩减,例如显示面板、光学膜片及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块因需要混光空间,所需要的厚度通常较大,因此也成了主要进行厚度缩减的目标。
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包含灯箱9、光源8以及洞片3。洞片3大致将灯箱9分隔为下层空间S1与上层空间S2,其中光源8设置于灯箱9内的下层空间S1;光源8产生的光经洞片3入射至上层空间S2。进一步而言,洞片3的出光进入上层空间S2混光。此外,扩散板2与洞片3间隔该上层空间S2而相对设置,提高出光的均匀度。
当对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进行薄型化时,需将灯箱9的高度缩减,也即将下层空间S1及/或上层空间S2的高度缩减。然而,当高度H2缩减,上层空间S2提供的混光空间变小。由于光源8于洞片3上的投影范围及附近一般而言孔洞较少或未布设孔洞、出光率较小,因此需通过上层空间S2提供足够的混光空间而具有与其他区域相同或近似的亮度。当在混光空间缩减、混光不完全的情况下,易于背光模块1对应于光源8的部分造成暗点,影响光学品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可降低光光模块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解决暗点发生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提供优选光学品味。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光源模块及光学调控膜。光源模块包含至少一光源。光学调控膜设置于光源模块上方并具有多个出光孔,其中光学调控膜分配光源产生的光线于不同位置的出光孔穿射而出。光学调控膜包含至少一区块分别对应该至少一光源,每一区块内具有盆状部为分布于该区块内的该些出光孔所围绕。盆状部相对于区块内其他位置凹陷而较靠近光源所在平面,区块所对应的光源于区块上的投影范围与盆状部的分布范围至少部分重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光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光源模块及光学调控膜的俯视图;
图3A~图3B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发明光学调控膜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发明光学调控膜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发明光学调控膜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光学调控膜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本发明]
10 背光模块
100 光源模块
150、150a 光源
160 箱体
161 底板
162 侧墙
200 光学调控膜
220 出光孔
250 盆状部
300 扩散板
400 反射片
B 区块
B0 无孔区域
D1、D1’、D2 距离
P1 下层空间
P2 下层空间
R 投影范围
[现有]
1 背光模块
2 扩散板
3 洞片
4 反射片
5 光学膜片
8 光源
9 灯箱
S1 下层空间
S2 上层空间
H2 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3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坑道钻机一体式照明灯
- 下一篇:LED灯具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