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53271.5 | 申请日: | 2015-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钊;梁剑平;陶蕾;楚公甫;张梅;李春慧;赵风舞;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357 | 分类号: | A61K31/357;A61P31/04;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陆菊华 |
| 地址: | 4616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动物 细胞体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EH)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以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自1928 年 Schilling 和 Dinger等从啮齿类动物中查到类球状血虫体(E.coccoides)以来,各国相继报道了附红细胞体病;1934 年,Adler 等在牛体中发现了形态与类球状血虫体相似的微生物,命名为温氏血虫体(E.wenyoni);以后相继在猪、牛、绵羊、山羊、马、兔、犬、猫、猴、骆驼、狐类、驴、鹿、角马、骆马等动物和鸟类及人体中证实感染附红细胞体。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附红细胞体有数十种。附红细胞体可通过胎盘、血液、外伤等途径传播。此病的致病机理在于,附红细胞体在血液中可改变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膜凹陷和空洞,易于溶解和破裂,使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还可导致机体贫血、黄疸、酸碱失衡等表现,被感染的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由于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因此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红细胞遭到破坏,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本病隐性感染率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附红细胞体疫苗,当前防治该病还是依靠药物为主,使用抗生素能显著改善了这种局面,然而在带来巨大成效的同时产生了对抗生素产品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据近年来治疗和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的许多报道显示,所用“特效”药物达数十种之多,但临床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常用的防治附红细胞体的药物有“血虫净”等,该病治疗除治疗药物外,同时采取支持疗法,口服补液盐饮水,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输液,加碳酸氢钠。必要时给仔猪、慢性感染猪注射铁剂。混合感染时,要注意控制其它致病因素。经药敏试验与药物治疗试验证实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安乃近等药物对附红细胞体无效。“血虫净”使用后使附红体从红细胞上脱落,血浆中附红体停止摆动。但由于长期使用,其效果越来越不理想,故寻找新的药物非常急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青蒿琥酯0.25-2.5份;
蒿乙醚0.1-1份;
蒿甲醚0.25-2.5份。
进一步,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青蒿琥酯1.25-2.5份;
蒿乙醚0.8-1份;
蒿甲醚0.25-1.25份。
进一步,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青蒿琥酯1.25份;
蒿乙醚0.8份;
蒿甲醚1.25份。
所述药物适用的动物包括猪、牛、羊、马、兔、犬、猫、猴、骆驼、狐、驴、鹿、角马、骆马等。
制备上述治疗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的方法,包括,将青蒿琥酯、蒿乙醚、蒿甲醚、碱性调节剂和助溶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后,杀菌,即得到所述药物。
进一步,所述碱性调节剂为乙二胺。
进一步,助溶剂为吐温-80,溶剂为1,3-丙二醇。
本发明选用的青蒿琥酯、甲醚、蒿乙醚属于天然药物,对附红细胞体病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且无复发。
附图说明
图1为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结果曲线图。
图2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结果曲线图。
图3为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结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原料如下:
青蒿琥酯0.25g
蒿乙醚0.5g
蒿甲醚2.5g
乙二胺0.2 ml
吐温-80 5 ml
将上述青蒿琥酯、蒿乙醚、蒿甲醚、乙二胺和吐温-80加入到50ml的1,3-丙二醇,常温搅拌1小时,再用1,3-丙二醇补至100ml,搅拌0.5小时,分装,灭菌,即可,以下将该药物简称为血虫杀注射剂1。
实施例2
原料如下:
青蒿琥酯1.25g
蒿乙醚0.8g
蒿甲醚1.25g
乙二胺0.2 ml
吐温-80 5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3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