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将钒渣进行钙化球团焙烧来实施提钒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51671.2 | 申请日: | 201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殷兆迁;付自碧;郭继科;高官金;王俊;李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34/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李婉婉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将钒渣 进行 钙化 焙烧 实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钒化工技术领域,涉及钒渣提钒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将钒渣进行钙化球团焙烧来实施提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钒的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有10多个省市(区)都有钒矿物资源,但主要集中在四川攀枝花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尤其是攀枝花地区的钒储量相当丰富,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近100亿吨,五氧化二钒储量为1578万吨,约占全国储量的55重量%,世界储量的11重量%。
在进行转炉提钒时,将钒富集到钒渣中时,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钙化焙烧提钒的方法,在焙烧过程中为了减少物料的粘结现象,在混料的过程中要加入提钒后的残渣,这样虽然减少了物料的粘结,但是牺牲了钒的回收率,而且在焙烧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混料不均等导致焙烧粘结的现象。
在文献“粒度对钒渣焙烧转化率的影响”(吴封等,《铁合金》,2010年第4期总第213期)中公开了攀钢生产氧化钒所用钒渣的粒度分布及不同粒度钒渣的化学成分,研究了钒渣粒度对钒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在钒渣粒度为80-160目,钒渣:尾渣之比为10:6,碱比为1.4的条件下焙烧熟料钒,其转化率达到86重量%。
因此,在钙化焙烧提钒的方法中,如何减少物料的粘结现象,以及如何提高钒的转化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钙化焙烧提钒的方法中,一是在混料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提钒后的残渣,二是在提钒过程中物料易粘结,三是钒的转化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通过将钒渣进行钙化球团焙烧来实施提钒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将钒渣进行钙化球团焙烧来实施提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渣与钙化添加剂混合;
(2)将粘结剂的水溶液喷洒在经步骤(1)混合后的混合料的表面上且制备成球团;以及
(3)将所述球团焙烧后破碎,再将破碎后的球团溶解在水中浸出。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将钙化添加剂与钒渣混合制成混合料,将一定浓度的粘结剂的水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喷洒到混合料中制成球团,进行高温焙烧后,将焙烧后的球团(熟料)破碎,再磨细后在水溶液中进行浸出。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通过将钒渣进行钙化球团焙烧来实施提钒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钒的浸出率,同时也避免了钒渣在高温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粘结现象,以及在本发明的钙化球团焙烧的方法中,不需要添加提钒后的残渣,因此,本发明的钙化球团焙烧的方法工艺简单易用、适应范围广、成本低,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通过将钒渣进行钙化球团焙烧来实施提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渣与钙化添加剂混合;
(2)将粘结剂的水溶液喷洒在经步骤(1)混合后的混合料的表面上且制备成球团;以及
(3)将所述球团焙烧后破碎,再将破碎后的球团溶解在水中浸出。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1)中,所述钒渣没有具体限定,可以为转炉提钒时的钒渣,也可以为高钙高磷钒渣、含钒废催化剂钒渣及其它含多种资源的矿石资源;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钒渣为转炉提钒时的钒渣(转炉钒渣),且该转炉钒渣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根据本发明,所述钒渣均为转炉钒渣精粉。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1)中,所述钒渣中五氧化二钒的含量可以为5-20重量%,优选为16-17重量%。
根据本发明,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钒渣的粒度可以为小于-200目,优选为-120目至-200目,更优选为-120目。在本发明中,“目”是指每平方英吋筛网上的空眼数目,例如,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吋上的孔眼是50个,20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吋上的孔眼是200个,目数越高,孔眼越多,进而,粒径越小,因此,“目”同时用于表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比如钒渣)的粒径;以及在本发明中,200目=74um=0.074毫米。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1)中,所述钙化添加剂可以为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氧化钙。在本发明中,所述碳酸钠均为无水碳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1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