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缝纫机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裁片缝合加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1301.9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禹;龚时华;柏文治;王平江;王兵;邵文军;程豪;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5B19/08 | 分类号: | D05B19/08;D05B35/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缝纫机 系统 利用 进行 缝合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缝纫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工业缝纫机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裁片缝合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加工、鞋业加工工艺要求和缝制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带有数字控制系统的工业缝纫机,如电脑花样机、模板机等,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这些工业缝纫机为实现自动控制,需要人工制作特定的模板,通过模板的定位、装夹和调用相应的缝制程序来实现所需缝纫线迹的缝制。
通过模板轨迹来进行缝制的缝纫机加工方法很多,在申请号为20141032359.6的中国发明专利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工业缝纫机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的是模板装夹并调用对应的缝纫程序来指导数字控制系统和缝纫机本体共同完成缝纫工作。在申请号为201310385755.3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简化模板操作的模板识别机构,该机构通过提高模板识别速率和定位准确性来提高生产效率。
在这些使用模板的控制系统和工作方法中,(1)涉及模板制作、装夹、定位,模板程序调用以及控制电机进行缝纫工作等多个环节,过程复杂;(2)其需要有专业的制板人员根据需求制作各种形状和尺码的模板和模板缝纫线迹程序,模板定位安装的时候需要有高效的定位识别装置,由于制版过程耗时长,需要反复试验与校准,对于多个尺码需逐个完成以上工作,较为繁琐,(3)由于部分加工品对缝线的位置要求较高,而布料及皮料属于柔性介质,在裁制裁片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因而造成大量的休班时间和废品产生,无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工业缝纫机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裁片缝合加工的方法,其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可实时根据裁片形貌自动产生缝合路径,并进行后续缝纫过程的工业缝纫机系统,还提供了该系统进行裁片缝合加工的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大量制作模板,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缝纫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觉识别装置,用于对待缝合的裁片进行拍照以获得其图像;
输入输出装置,用于输入缝纫过程的控制参数并显示实际缝纫过程参数;
缝纫机本体,其包括用于进行缝合工作的驱动电机;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同时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所述输入输出装置以及所述缝纫机本体相电连接,用于处理裁片的图像以获得裁片边缘信息,并结合裁片边缘信息和输入输出装置输入的控制参数获得缝合路径文件,还用于根据缝合路径对缝纫过程进行控制。1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包括工业照相机和位于该工业照相机下方的灯光单元,所述灯光单元用于对需要被拍照的裁片打光,所需工业照相机用于对裁片进行拍照以获得其图像。
进一步的,还包括裁片固定装置,其置于第一工作位或第二工作位,并能在外界作用下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间进行互换,用于固定待缝合的裁片或者正在被缝合的裁片。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图像处理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裁片的图像以获得裁片边缘信息,所述系统控制单元用于结合裁片边缘信息和输入输出装置输入的控制参数获得缝合路径文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缝合路径文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缝合。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工业缝纫机系统进行裁片缝合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视觉识别装置拍摄获得待缝合的裁片图像;
S2: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对所述裁片的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图像边缘信息,以图像边缘信息结合缝合参数生成实际加工的缝合路径文件;
S3:根据所述缝合路径文件进行缝纫加工。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在所述视觉识别装置拍摄获得待缝合的裁片图像前,将固定有该裁片的固定装置置于视觉识别装置包含的工业照相机下方,并采用射灯对该待缝合的裁片进行打光,以获得清晰、边界区分明显的裁片图像。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图像边缘信息传输至系统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单元结合缝合参数生成实际加工的缝合路径文件。
进一步的,步骤S3中,系统控制单元将实际加工的缝合路径文件传输给电机驱动单元,电机驱动单元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脉冲电信号,并通过控制总线驱动电机工作,进而控制工业缝纫机本体完成实际缝纫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