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51258.6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骨折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
背景技术
关节内的骨折,在手外科疾病中,十分常见。若出现关节内骨折,为了利于术后指体活动,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均尽可能予以解剖复位。点状复位钳在骨折复位中起到了明显的复位效果,但因关节软骨的骨密度较低,应用其复位时,常常出现尖端刺入骨内,无法固定,甚至导致骨折块碎裂的严重后果。为此,设计了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在原有复位钳的基础上,尖端放置挡板,使压力分散。该挡板上设计成孔状,利用复位后打入钢针,进针位置准确,也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能够分散复位钳尖端的压力,且便于复位后准确的打入钢针,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包括:复位钳和两块挡板;所述挡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复位钳的两个钳口上;所述挡板上均分布有小圆孔,且两块挡板上的小圆孔相互对称。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为方形。
优选的是,所述复位钳为点状复位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分散复位钳尖端的压力,且便于复位后准确的打入钢针,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挡板;2、点状复位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关节内骨折复位钳,包括:点状复位钳2和两块挡板1;所述挡板1对称设置在所述点状复位钳2的两个钳口;当直接夹紧点状复位钳2时,固定在点状复位钳2尖端的两块挡板1能够贴合在一起,且挡板1可以分散点状复位钳2尖端的压力,避免对关节内骨折进行复位时尖端刺入骨内无法固定;挡板1上均分布有小圆孔,且两块挡板1上的小圆孔相互对称,相互对称的小圆孔能够便于复位后准确打入钢针,以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所述挡板2为方形,能够更好的将伤处复位。
使用时,将对称设置的挡板1夹住患处,通过夹紧点状复位钳2对关节内骨折进行复位,并通过挡板1上的小圆孔准确的打入钢针。
本发明的两块挡板1能够分散点状复位钳2尖端的压力,且两块挡板1上对称设置的小圆孔便于复位后准确的打入钢针,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1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上胸椎半椎弓根的固定器械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