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速度影响的动静摩擦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49691.6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丁杰雄;张云鹏;刘福民;徐吉瑞;周志鹏;陈沈俭;吴丽红;关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速度 影响 动静 摩擦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及材料摩擦学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速度影响的动静摩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材料工程领域中,往往需要对材料的诸多性能参数进行测量与研究,而在这些参数中,材料的动静摩擦系数总是关注的重点之一。材料间摩擦的参数测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也比较多。为了能对各种条件下材料间的动静摩擦参数进行测量,就需要一种能够提供准确而又快速的测量装置。
针对上述测量需求,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材料动静摩擦力测量的装置,比较典型的测力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力传感器与移动件直接刚性接触,测量移动件在匀速移动过程中所需的拉力或推力大小,并将所测得的力视为摩擦力,这种技术方案中因连接件的弹性变形、质量与摩擦等因素使得启动加速度难以控制且加速度大小不一致,从而使静摩擦力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另一种方式是是在力传感器与移动件中增加弹性元件进行渐变加载,这种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静摩擦力测量的问题,但移动件在运动过程中会因弹性元件的存在而发生爬行现象,即循环的进行加速、减速运动,使得动摩擦力的测量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速度影响的动静摩擦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移动速度的波动性带来的测量误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消除速度影响的动静摩擦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摩擦测试的摩擦测试单元、为摩擦测试中的相对移动运动提供动力源的驱动单元、集成了实验过程控制与结果显示的终端的人机交互端和基座板;所述摩擦测试单元、驱动单元和人机交互端分别安装在基座板上;
所述摩擦测试单元包括安放在基座板上表面的活动板、重叠固定安装在活动板上表面的摩擦片以及摩擦衬片、滑块、拉簧、传力块和力传感器;所述摩擦衬片安装在滑块的底面,滑块底面通过摩擦衬片放置在摩擦片的上表面;所述滑块的一侧面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力传感器安装在基座板的底面;传力块安装在活动板的底面,所述传力块穿过基座板与力传感器抵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板上表面活动板的底面之间还均匀设有若干个钢珠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块与力传感器相互抵接之间设有磁力吸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丝杆电机、直线导轨组件、丝杆螺母、丝杆和拨杆;所述丝杆电机固定在基座板中线以上部分;丝杆电机与丝杆连接,并且带动丝杆旋转;丝杆螺母套接在丝杆上;拨杆套接在丝杆上与丝杆螺母固定;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安装在基座板上,且位于丝杆的正下方与丝杆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端包括单板电脑和支架;单板电脑通过支架安装在基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通过阻尼合页固定在基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板包括用于安装各个模块的台面板、垫块、钢珠、衬片盒、吊环、水准泡和力传感器座;所述台面板上开有用于安装钢珠的槽,槽内放置有垫块;衬片盒设置在台面板上面,靠近丝杆电机的位置;吊环设置在衬片盒的一旁;水准泡设置在台面板上面;台面板的四底角还设有调整螺柱座;力传感器座设置在台面板的底部,用于安装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摩擦衬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销钉。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包括相互重叠在一起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二摩擦片与活动板的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面靠近右边的一端设有限位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将被动摩擦件设计成浮动式,并使力传感器始终与被动摩擦件保持刚性接触,再直接测量被动摩擦件受力的大小,来得到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因被动摩擦件的加速度始终为零,从而避免了移动件移动速度的波动性引入的误差;2、为了消除传力块与力传感器之间间隙对摩擦力测量的影响,传力块与力传感器之间采用磁力吸附方式进行连接,确保活动板的位移为零、惯性力为零,力传感器所测结果仅为摩擦力,消除滑块速度波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驱动单元与人机交互端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基座板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部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摩擦测试部分受力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滑块的受力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浮动摩擦件的受力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9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