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49000.2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忠;朱文均;庄均杰;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62;H01M10/0525;H01M4/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氧化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随着各类移动电子设备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高性能、安全可靠的电池成为了当今研究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方向。传统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钝化膜,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同时,还会在充放电过程中析出锂枝晶造成短路,引发安全问题。相对于传统碳负极材料,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脱嵌锂平台(约1.7V),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锂枝晶析出的问题,再加上其理论比容量可达到336mAh g-1,这使得二氧化钛材料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负极材料。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二氧化钛的本征电导率比较低,只有10-12S cm-1,其倍率性能比较差,限制了其作为负极材料的进一步的应用。
目前人们对于二氧化钛进行改性来提高其导电性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与高导电性材料进行复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些高导电性材料主要有贵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和碳基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单质碳)等。这些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二氧化钛材料的电导率,从而增强材料的倍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解决二氧化钛导电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毫升去离子水和0.6毫升乙二醇进行搅拌,然后加入1克硫酸氧钛进行搅拌直至硫酸氧钛完全溶解(时间约为2小时),得到溶液Ⅰ(为澄清溶液);
2)、将0.2~0.5克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溶液Ⅰ中,搅拌直至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时间约为30分钟),得到溶液Ⅱ(为浅黄色溶液);
3)、在剧烈搅拌下,将0.5毫升甲酰胺滴加(滴加时间为0.5~1分钟)至步骤2)所得的溶液Ⅱ中,于50~70℃(较佳为60℃)进行凝胶陈化2~3小时,然后将所得的凝胶在50~70℃(较佳为60℃)干燥11~13小时(较佳为12小时),得干凝胶;
4)、先将0.2~0.6克硝酸银溶解于20~50毫升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接着加入步骤3)所得的干凝胶0.5克,然后于50~70℃(较佳为60℃)水浴条件下静置11~13小时(较佳为12小时),再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直至洗涤后所得液pH值为中性为止),最后于50~70℃(较佳为60℃)干燥11~13小时(较佳为12小时),得到黑灰色块体材料;
5)、将所述黑灰色块体材料于500℃热处理3~5小时(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得到银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醇为乙二醇、乙醇、异丙醇或甲醇。
作为本发明的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步骤2)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8000~130000。
作为本发明的银负载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2)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为0.3克;
所述步骤4)中:将0.2克硝酸银溶解于20毫升乙二醇中得到混合溶液;
所述步骤5)中:于500℃热处理4小时。
在本发明中,剧烈搅拌是指800-1000转/每分钟,其余搅拌是指600-800转/每分钟。
本发明的方法能使银颗粒均匀负载在二氧化钛块体材料的表面与内部,银含量约占材料的5~15%。
本发明先采用温和溶胶凝胶法合成钛前驱体块体材料,后将其静置于溶有硝酸银的醇溶液中,在本发明所设定的条件下得到银负载的二氧化钛块体材料。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使还原银颗粒均匀的负载于块体材料的表面和内部,有效的提高了二氧化钛材料的电导率,增强了电子传输速度,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了一种银负载二氧化钛复合负极材料,采用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另外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银负载二氧化钛复合负极材料充分利用银的良好导电能力,有效的改善二氧化钛导电性差的问题,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9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地灌注桩调节立柱光伏电站支架
- 下一篇:一种高效造粒机及造粒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