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锑金精矿中回收锑的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8856.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臣;秦洪训;王云;路良山;沈述保;王彩霞;刘朋;张立征;孙留根;桑胜华;孙英翔;戚兴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5C1/22 | 分类号: | C25C1/22;C22B3/1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锑金 精矿 回收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含锑金精矿预处理的新工艺,属于冶金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锑(Sb)是一种银白色脆性金属,在常温下是一种耐酸物质,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被誉为“灭火防火的功臣”、“战略金属”、“金属硬化剂”、“荧光管、电子管的保护剂”。
目前,在黄金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锑是一种有害元素,该元素存在不仅对焙烧影响产品质量,影响氰化浸出指标,降低Au、Ag回收率。而现有的金属锑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火法与湿法两大类,火法炼锑方法主要有沉淀熔炼及焙烧-还原熔炼,火法炼锑的缺陷主要是SO2污染严重,治理困难,回收率低,在冶炼过程中,由于返料多,导致金属的直收率和回收率均不甚理想,影响冶炼的技术经济指标,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现有的湿法炼锑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1)硫化钠浸出-硫代亚锑酸钠溶液电积法中,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硫代锑酸钠积累严重,废液处理量大且比较繁杂,电流效率低,电耗高;2)硫代亚锑酸钠浸出液的氢还原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该法存在还原速度慢、锑法粘结反应管壁等问题;3)FeCl3浸出-电积法中,溶液杂质积累速度较快,阴离子交换膜比较昂贵且损耗较快,电积控制条件苛刻;浸出渣中As、Au分离困难,生产成本高;4)氯化-水解法工艺要求大量的水稀释溶液,酸耗高、水耗大、试剂耗量大,而锑回收率低,废水排放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锑金精矿的高效的金锑分离工艺,在提高金回收率的同时回收锑元素,同时该工艺具备工作平稳、可操作性高、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可观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锑金精矿中回收锑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浆化:将含锑金精矿、水、电积贫液按比例置于调浆槽内调浆,控制调浆浓度为55~60wt%,以便于下步浸出中添加阴极液、硫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时,便于控制浸出矿浆浓度。
(2)浸出:步骤(1)调浆槽内的矿浆通过泵输送至浸出车间的密闭搅拌浸出槽,向其中加入电积车间返回的阴极液将矿浆浓度调整为50wt%,之后顺流进入浸出槽内浸出,向浸出槽内加入Na2S和NaOH溶液,保持矿浆中Na2S浓度为50g/L,NaOH浓度为20g/L;
(3)压滤洗涤:步骤(2)中浸出完成后的浆液自流入中间槽,中间槽泵将矿浆泵送入两台高效隔膜压滤机进行一次压滤,按照矿浆与洗涤液体积比2:1的比例加入二次压滤的滤液进行洗涤,所得滤饼经调浆后泵送入二次压滤机洗涤压滤,洗涤水为按照矿浆与水体积比为2:1的比例加入的新水,滤饼经调浆后送焙烧氰化车间提取金银,滤液泵送一次压滤回用;
(4)电积:步骤(3)中一次压滤后的滤液精滤后进入电积车间作为电积母液,采用隔膜电积以提高电积效率,电积分两段进行,采用碳钢阴极板和碳钢栅状阳极板,无需添加额外电解质,锑在阴极析出,人工打脱阴极锑,用热水洗去阴极锑上的电积溶液和可溶性盐;
(5)废液处理:步骤(4)中的电积后的贫液一部分用于调浆,另一部分进入酸化槽,使用硫酸调节至pH=1,过滤酸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锑沉淀,滤液进入废水处理车间经处理后回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高浓度浸出、含锑液循环富集克服了传统湿法炼锑工艺电积对高锑原料的限制,解决了传统冶炼厂焙烧-氰化工艺对含锑金精矿原料的限制,同时该工艺通过采用高效设备、工艺环节技术指标控制保证了工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本发明的浸出原理如下:
碱性浸出具有选择性好和可分离金、银、铅、铜、锌等特点,适合处理多金属硫化锑矿,精矿中的硫化锑和氧化锑易与Na2S发生反应,生成水溶性化合物硫代亚锑酸钠(Na3SbS3),反应如下:
Sb2S3+3Na2S=2Na3SbS3;
Sb2O3+6Na2S+3H20=2Na3SbS3+6NaOH;
当Na2S用量不足时,NaOH也可起溶解Sb2S3的作用,反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8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