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8792.1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3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玉;林贞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结构 | ||
1.一种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所述缓冲吸能结构为填充在外壳(4)内的多层金属网格结构或者多孔泡沫结构,相邻层的金属网格结构或者多孔泡沫结构在纵向方向上呈泊松比正负交替层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层金属网格结构通过钎焊(2-1)焊接,各层多孔泡沫结构通过粘接剂(2-2)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碰撞端的金属网格结构或者多孔泡沫结构的泊松比为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正泊松比(1-1)的金属网格结构由阵列的正六边形孔格组成的三维蜂窝网格结构组成;负泊松比(3-1)的金属网格则由阵列的凹角孔格组成的三维拉胀网格结构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正泊松比(1-2)的多孔泡沫结构的孔洞为阵列的菱形结构组成;负泊松比(3-2)的多孔泡沫结构的孔洞为阵列的四角星形结构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网格结构,从碰撞端起,每相邻两层金属网格网格结构为一组,各组金属网格结构的网格的壁厚相同;在纵向方向上,各组金属网格结构的网格的壁厚从碰撞端到末端逐步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从碰撞端起,每相邻两层多孔泡沫结构为一组,各层多孔泡沫结构的孔洞所占的相对体积相同,即各层多孔泡沫结构的相对密度相同;在纵向方向上,各组多孔泡沫结构的密度从碰撞端到末端逐步递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孔泡沫结构所采用的泡沫材料,其孔隙率为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87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