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咪唑型两性离子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极性有机小分子的分离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48709.0 | 申请日: | 201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陈易晖;张丽华;张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B01D15/20;B01J20/281;B01J20/30;G01N30/6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咪唑 两性 离子 毛细管 整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于 极性 有机 分子 分离 | ||
1.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先将石英毛细管依次用0.5mol/L盐酸、蒸馏水、0.5mol/L氢氧化钠、蒸馏水和甲醇冲洗毛细管,用氮气将其吹干;将体积比为1:1的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甲醇溶液注入到上述毛细管内;在室温下静置反应12小时;随后,用甲醇冲洗,在70°C的氮气流下干燥1小时备用;
(2)将1-磺酸丁基-3-乙烯基咪唑内盐与甲酰胺振荡混匀,随后加入丙烯酰胺振荡混匀,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甲基亚砜、PEG-8,000、PEG-10,000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注入上述经(1)步骤处理过的石英毛细管内,随后用硅橡胶塞紧毛细管两端,放入70~80°C水浴加热反应18~2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丙烯酰胺与1-磺酸丁基-3-乙烯基咪唑内盐质量比为1: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二甲基亚砜与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PEG-10,000与PEG-8,000的质量比为1:0.27~1: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丙烯酰胺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4~1: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成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对三聚氰胺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乙腈:甲酸缓冲盐92:8为流动相,流速1.2μL/min的条件下,检测波长214nm,进样0.2微升,死时间标记物甲苯和三聚氰胺在整体柱上分离,洗脱峰依次为(0)甲苯,(1)三聚氰胺,所述甲酸缓冲盐为10mmol/L,pH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成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对有机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乙腈:甲酸缓冲盐94:6为流动相,流速1.2μL/min的条件下,检测波长214nm,进样0.2微升,死时间标记物甲苯和3个极性有机分子在整体柱上达到了基线分离,洗脱峰依次为(0)甲苯、(1)4-羟基苯甲酸;(2)3-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酸,所述甲酸缓冲盐为20mmol/L,pH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成的咪唑型两性离子液体亲水作用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对核苷和碱基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乙腈:甲酸缓冲盐92:8为流动相,流速1.2μL/min的条件下,检测波长214nm,进样0.2微升,死时间标记物甲苯和五个样品在整体柱上达到了基线分离,洗脱峰依次为:(0)甲苯;(1)腺苷;(2)尿苷;(3)胞核嘧啶;(4)肌苷;(5)胞苷,所述甲酸缓冲盐为20mmol/L,pH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8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