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7757.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3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诗博;陈归;薛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屏 结构 内嵌式 以及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简单、方便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因此触摸显示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以及传输信息的介质,触摸屏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红外线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电阻触摸屏和表面声波触摸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技术。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表面电容式和投射电容式,其中投射电容式又可以分为自电容式和互电容式。对于自电容触摸结构,由于其触控感应的准确度和信噪比比较高,因而受到了各大面板厂家青睐。
目前,自电容触摸结构利用自电容的原理实现检测手指触摸位置,具体为:在触摸结构中设置多个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的自电容电极,当人体未触碰屏幕时,各自电容电极所承受的电容为一固定值,当人体触碰屏幕时,触碰位置对应的自电容电极所承受的电容为固定值叠加人体电容,触控侦测芯片在触控时间段通过检测各自电容电极的电容值变化可以判断出触控位置。
图1为现有的一种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该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M行×N列的自电容电极Rxy(R11~RM1~R1N~RMN)以及触控侦测芯片1,每一个自电容电极Rxy需要通过单独的连接走线Lyx与触控侦测芯片1连接。具体地,自电容电极Rxy和连接走线Lyx为异层设置,且自电容电极Rxy与对应的连接走线Lyx通过过孔2电性连接,每一列自电容电极R1y~RMy分别由一组连接走线Ly1~LyM按顺序依次连接。例如图1中的第一列自电容电极R11~RM1,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对应的一组连接走线L11~L1M从左到右的顺序,每根连接走线L1x均与相应的一个自电容电极Rx1相连接,且与其他的自电容电极相断开,实现每个自电容电极Rx1的信号单独控制。即,每根连接走线L1x接到相应的自电容电极Rx1前均不与前面的自电容电极R11~R(x-1)1相连,连接相应的自电容电极Rx1后该连接走线L1x将不与后面的自电容电极R(x+1)1~RM1继续连接。具体地,该列自电容电极R11~RM1中的第一个自电容电极R11由该组连接走线L11~L1M中的第一根连接走线L11连接到触控侦测芯片1,第二个自电容电极R21由第二根连接走线L12连接到触控侦测芯片1,以此类推,第M个自电容电极RM1由第M根连接走线L1M连接到触控侦测芯片1。其中,以上的符号标示中,x=1、2、3、…、M,y=1、2、3、…、N。
如上所述的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中,由于每一列自电容电极R1y~RMy分别由一组连接走线Ly1~LyM按顺序依次连接,对于同一列的自电容电极R1y~RMy,对应的一组连接走线Ly1~LyM的长度呈递增的形式,离触控侦测芯片1越远的自电容电极RMy,对应的连接走线LyM越长。最终,从整个触摸屏结构的显示情况来看,一组连接走线Ly1~LyM的末端会呈现出斜线mura,如图1中的A区域,影响了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通过对其中的自电容电极的连接走线方式进行改进,减小了现有技术中因连接走线问题引起的斜线mura,提高了产品显示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7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硬化膜与包括该双面硬化膜的电容式触摸屏
- 下一篇: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