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7708.4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陶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王雅辉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散热器,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缺以及在产生传统能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越来越关注新能源开发和应用领域,比如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等。其中,对于太阳能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步入了产业化,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被认为是值得规模化推广的新一代发电技术,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是太阳能电池,安装于聚光光伏系统底板上,吸收到的光能越多,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发电系统的能量利用,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的温度持续升高,如果不及时散热的话,将会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有多种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方式,但是都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体积巨大等一个或多个问题,尚无一种深得人心的散热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小巧、安装灵活方便且散热效果特别突出的光伏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散热器,包括可拆分的散热器主体和散热器翅片,所述散热器翅片由绕置于散热器主体外壁上的螺旋形中空管构成,在螺旋形中空管的头部和尾部均安装有中空扩流管;所述散热器翅片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散热片,所述辅助散热片由金属铜片制成。通过散热器主体和辅助散热片,实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前述散热器主体为圆环柱形,其外壁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散热器翅片的螺旋形槽,槽深小于螺旋形中空管的半径,这样就能方便散热器翅片与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与拆分。
优选地,前述中空扩流管为Y型支管,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位于螺旋形中空管尾部的Y型支管的其中一个出口处连接一排风扇,必要时可打开排风扇实现被动散热。
更进一步地,前述螺旋形中空管的尾部设有一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排风温度超出一定数值(事先设置的)时,就自动或通知(如报警)人工开启排风扇。
此外,前述螺旋形中空管的内壁为锯齿形,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介质的换热面积,优化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光伏散热器,散热器翅片由螺旋形中空管构成,散热介质(空气或水等)在中空管中流动,有效带走热量;再结合辅助散热片,进一步提高散热面积,从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在中空管的头部和尾部安装Y型的中空扩流管,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还可以辅以温度传感器和排风扇进行被动散热。综上,本发明的光伏散热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可靠、稳定、卓越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光伏散热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散热器主体,2、散热器翅片,3、辅助散热片,4、Y型支管,5、排风扇,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光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1和散热器翅片2,两者是可拆分的,图1展示的是两者正常的组装状态,散热器主体1为圆环柱形,为了方便组装,在其外壁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散热器翅片2的螺旋形槽。散热器翅片2由绕置于散热器主体1外壁上的螺旋形中空管构成,螺旋形槽的深度小于螺旋形中空管的半径,中空管内流经散热介质(如空气、水等,本发明中优选为空气),通过散热介质及时带走热量实现散热。此外,散热器翅片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散热片3,辅助散热片3由金属铜片制成。这样一来,通过散热器主体1和辅助散热片3相结合共同作用,实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在螺旋形中空管的头部和尾部均安装有中空扩流管,增加散热介质的流量,从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优选地,中空扩流管为Y型支管4,在位于螺旋形中空管尾部的Y型支管4的其中一个出口处连接一排风扇5,必要时可打开排风扇5实现被动散热。更进一步地,在螺旋形中空管的尾部设有一温度传感器6,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排风温度超出一定数值(事先设置的)时,就自动或通知(如报警)人工开启排风扇5,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此外,螺旋形中空管的内壁设计为锯齿形,这样就通过提高散热介质的换热面积,进一步优化了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7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补偿振荡器与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循环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