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系统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7506.X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9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陈得宗;王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器;其中,换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风道内的叠合型换热器和风机;叠合型换热器包括:两片组合叠加型换热器,且平行设置,且位于内侧的换热器的迎风面积小于等于位于外侧的换热器的迎风面积。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一方面提高了叠合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的性能,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小产品的尺寸,从而改善了空调器使用空间,扩大了市场的使用范围,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制造容易,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及具有该换热系统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用于中央空调的换热系统,通常采用负荷不同的压缩机并联系统,采用多个风机,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则需配置足够大的换热面积,导致换热系统庞大,机组尺寸大,安装空间大,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的用于空调器的换热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热系统的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用于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同一风道内的叠合型换热器和风机;所述叠合型换热器包括:一个或多个两片相叠加设置的换热器组成的换热器组,多个所述换热器相平行设置,且位于内侧的换热器的迎风面积小于等于位于外侧的换热器的迎风面积
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多个换热器叠合平行设置,提高了叠合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的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有效地减小产品的尺寸,从而改善了空调器使用空间,扩大了市场的使用范围,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叠合型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制造容易,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具体而言,现有技术用于中央空调的换热系统,通常采用负荷不同的压缩机并联系统,采用多个风机,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则需配置足够大的换热面积,导致换热系统庞大,机组尺寸大,安装空间大,运行成本高,而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系统,叠合型换热器设置在同一风道内,且多个换热器沿流体的流动方向多个换热器平行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叠合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的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小产品的尺寸,从而改善了空调器使用空间,扩大了市场的使用范围,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制造容易,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系统和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上相邻翅片的间距,沿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向中部逐渐变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叠合型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叠合型换热器内侧的所述换热器上相邻翅片的间距小于等于位于外侧所述换热器上相邻翅片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叠合型换热器中,相邻所述换热器的翅片相交错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叠合型换热器中,相邻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叠合型换热器中,多个所述换热器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叠合型换热器包括两个所述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或者,所述换热器为平行流式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系统:包括两个所述叠合型换热器和一个所述风机,两个所述叠合型换热器呈V排布,且所述风机设置在两个所述叠合型换热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7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