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渣亚临界水解制备玉米多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7287.5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晋阳;邹米华;杨玄宇;丁巳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1/12 | 分类号: | A23J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临界 水解 制备 多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玉米渣制备玉米多肽的方法,属于亚临界水解处理植物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50-60%,剩余的玉米渣大多用作饲料,甚至少部分作为三废处理,这样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是资源的浪费。玉米渣中大约含60%的蛋白质,是一种有巨大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特别是在世界蛋白质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深入开发这些玉米蛋白的高附加值产品,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玉米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玉米蛋白水解制备多肽,所得的玉米肽改善了玉米蛋白的水不溶性,具有溶解性好、酸性条件下不易凝聚、粘度低、乳化性和起泡性强以及稳定性好等特点,易于作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种食品中。除了良好的理化性质外,主要还具有以下生理活性:(1)易消化吸收性;(2)促进微生物发酵;(3)抗氧化性;(4)消除疲劳;(5)降血压;(6)促进乙醇代谢;(7)抗肿瘤。因此,玉米多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蛋白质水解制备多肽的方法主要是酶解,其水解速度很慢、产率低,并且酶的价格昂贵,容易失去活性。本方法在亚临界水的条件下来水解玉米渣制备玉米多肽。亚临界水一般指温度在170~370℃之间的压缩液态水,与通常的水相比介电常数小、扩散系数大,并且电离常数大,具备酸、碱催化功能,可使某些需要酸或碱来催化的反应不必外加酸碱催化剂,是一个绿色高效的优良溶剂,在生物质资源化、有机合成及有机污染物的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由于亚临界水的高活性,在只加入水的条件下,玉米渣可在短时间内水解成低分子的多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玉米渣亚临界水解制备玉米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水解:将一定重量比的干燥玉米渣和去离子水加到水热高压反应釜中,水与玉米渣的重量比为(10~30):1;升高温度到170~250℃, 反应30~150min,反应釜内压力维持在1.7~5MPa;水解完成后,待温度降至室温,用砂芯漏斗抽滤,除去固体残余物,得到多肽的水解液;
b.水解液脱色:将上述所得的多肽水解液采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法除去色素,吸附条件为:pH3~6、活性炭用量1.5~4.5g/100ml、吸附时间15~45min以及吸附温度30~60℃;脱色完成后采用砂芯漏斗抽滤除去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多肽水解液;
c.多肽的超滤分离:脱色后的多肽水解液,先用0.22μm 的微孔膜过滤器过滤,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Da(Da全称道尔顿,是分子量常用单位)的超滤膜过滤,得到滤液,将此滤液浓缩干燥除水,得到玉米多肽。
有关本发明的机理
脱色机理:玉米蛋白本身为黄色,同时含有大量的色素物质,使玉米渣水解液呈现较深的黄色,不仅影响产品的感官,而且对后续的分离纯化也有不利的影响。活性炭是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吸附剂,其脱色是利用其优先吸附有机大分子色素的特性,将色素分子吸附于活性炭颗粒表面,随活性炭的分离而去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玉米渣在烘箱中60℃干燥,称取1.0g干燥玉米渣和20g去离子水放入30mL水热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60分钟,反应釜内压力维持在2.1Mpa以上。反应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降至室温时,将水解液用砂芯漏斗抽滤除去固体残余物,得到约18mL滤液。向滤液中加入0.45g活性炭粉末,搅拌均匀后置于40℃恒温水浴锅内恒温45分钟。脱色完后将水解液抽滤除去活性炭,所得滤液再用0.22μm 的微孔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Da的超滤膜过滤。将所得滤液浓缩干燥除水,得到约0.31g玉米多肽。
通过凝胶层析测试所得多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所得玉米多肽分子质量分布是连续的,主要在2500~600 Da 之间,约占63.91%,大于2500 Da 多肽分子占13.27%;小于600 Da 的多肽分子和氨基酸总量占22.77%。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7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的水结合能力的大豆蛋白产品
- 下一篇:花生酥心糖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