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5928.3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仍;骆仙芳;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0;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繁重,已成为人类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中风之后第四大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第三位。
现代医学认为,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持续存在的,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即小气道的重塑。大多数观点认为,小气道的重塑与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密切相关。主要病理改变为呼吸道粘膜-纤毛排送系统受损,并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和浆液性上皮发生粘液腺化生,导致粘液分泌增多;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软骨变形、萎缩。
近些年来,又有专家学者提出新生血管机制,认为人体气道的血管系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伸性。指出气道在有毒有害物质、感染等各种因素刺激下,会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和体液的渗出,从而引起气道管壁结构的变化,包括气道上皮组织化生、基底膜增厚、粘膜下新血管的形成、血管重塑等,进一步导致气管壁增厚、气道狭窄而气流受限。
治疗上,现代医学首选采用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或抗炎等治疗为主。虽然目前吸入制剂有了较大程度的研发,能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及剂量来满足不同疾病程度的患者,但有部分患者使用不当,且某些制剂长期使用后的局部及全身作用尚不明确,另其对于改善患者体质,减少急性发作方面的作用仍然欠佳,因此如何寻求中医中药来控制疾病发展,延缓肺功能下降及呼吸衰竭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研究热点。
COPD从中医来说,可归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肺者,相傅之官,主人体呼吸运动的调节、一身气机的升降及津液的代谢。若肺系疾患迁延失治,日久可致肺气亏虚,升降不利,子耗母气,则脾失健运,肺脾两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久病肺虚及肾,金不生水,致肺脾肾三脏虚损,病久进而由气病及血,由肺及心。同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由于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每易乘袭,诱使本病急性发作;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致痰浊潴留;久延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从阴化为饮为水留于上焦;肺虚不能治理心血运行,加之肺脾气虚,气不摄血,故血脉不利而生瘀血。即外邪、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相互搏结,阻塞气道,可导致肺气郁滞、肺失通降。因此,COPD的病机总是脾肺肾三脏脏气的亏损和痰瘀阻滞。缓解期以补肺、健脾、益肾为主,急性期则以温化痰饮、活血祛瘀为主,均需标本兼治。
近十余年,中医中药从现代药理研究出发,结合其“辨证论治”、“整理观念”的特色出发,以实验为基,临床为验,进行了大量COPD气道重塑的研究,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肯定、性效稳定,质优价廉、应用广泛的,可用于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药物,以此调理体质,减少其急性发作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及呼吸衰竭的中药组方,以及此方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仙灵脾1份、党参1~5份、黄芪1~5份、丹参1~5份、当归1~5份、熟地1~5份、麦冬1~5份、广地龙1~5份、桔梗1~5份和甘草1~5份。
更进一步,本发明最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仙灵脾1份、党参3份、黄芪3份、丹参1.5份、当归1.2份、熟地1.5份、麦冬1.2份、广地龙1.5份、桔梗1份和甘草0.6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药物的剂型为下列之一:(1)颗粒剂、(2)片剂、(3)口服液或(4)胶囊剂。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量为8g生药量/kg体重。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下述方法制成颗粒剂:将配方量的原料加水浸没,室温(25℃)浸渍0.5~1小时,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2,冷却后加无水乙醇至乙醇体积含量为60%,充分搅拌,4℃冷藏静置至析出沉淀,通常静置12小时以上,优选12-72小时,取醇沉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4~1.40,获得清膏,取清膏加入质量为清膏质量1.5~2.0倍的淀粉,搅匀、制粒、干燥、整粒,混匀,即得所述颗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院,未经浙江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5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