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头滤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5351.6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清;蔡宾;吕祖文;刘辉;黄振锋;孔祥锐;邱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滤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组件,尤其是一种镜头滤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用于镜头的切换装置,其结构一般都是做成抽屉式状,前端厚度极薄,在2mm以内,因此,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切换装置则容易出现变形或者损坏;整个切换装置再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由于采用上述设计结构,其零部件较多,致使对应的开模费用等设计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镜头滤光装置,包括基座、切换片、切换驱动机构和上盖,镜头通过设在基座上的镜头连接孔固定连接,切换片上设有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通过切换驱动机构作用切换片,以实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进行相互切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了切换片进行滤光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与镜头进行组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镜头滤光装置,包括:
一基座,所述基座正面上设有用于与镜头连接的镜头连接孔,所述基座背面设有与镜头连接孔相通的基座导光孔;
一切换片,所述切换片滑动连接在基座的背面,所述切换片上设有与基座导光孔相对应的切换孔,所述切换片上设有用于封挡切换孔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
一切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换片相对基座滑动,使得第一滤光片或者第二滤光片封挡住基座导光孔,所述切换驱动机构设在基座的背面;
一上盖,所述上盖与基座背面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基座导光孔相对应的上盖导光孔。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在基座背面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呈圆柱型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随永磁体一起转动的拨杆,所述拨杆自由端与切换片连接,所述永磁体两侧设有固定于基座上的磁芯,两磁芯远离永磁体的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所述两磁芯远离永磁体一端之间设有线圈。
所述磁芯靠近永磁体一端内侧设有与永磁体同心的圆弧凹面。
所述切换片上设有滑动连接通槽,所述拨杆自由端上设有用于与滑动连接通槽滑动连接的凸起。
所述基座两侧设有用于与成像模组连接的定位连接孔。
所述镜头连接孔设有内螺纹。
所述基座导光孔和上盖导光孔为等大且同心的方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一种镜头滤光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减少开模研发制造成本。
2、基座通过定位连接孔直接与成像模组固定连接,有效提高了切换片进行切换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3、镜头通过镜头连接孔安装固定,组装方便快捷,且装配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爆炸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镜头滤光装置,包括基座1、切换片2、切换驱动机构3和上盖。
所述基座1正面上设有用于与镜头连接的镜头连接孔11,所述镜头连接孔11设有内螺纹14,所述基座1背面设有与镜头连接孔11相通的基座导光孔12,所述基座1两侧设有用于与成像模组连接的定位连接孔13。
所述切换片2滑动连接在基座1的背面,所述切换片2上设有与基座导光孔12相对应的切换孔21,所述切换片2上设有用于封挡切换孔21的第一滤光片22和第二滤光片23;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切换片2相对基座1滑动,使得第一滤光片22或者第二滤光片23封挡住基座导光孔12,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设在基座1的背面,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设在基座1背面上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上转动连接有呈圆柱型的永磁体32,所述永磁体32上端固定连接有随永磁体32一起转动的拨杆33,所述拨杆33自由端与切换片2连接,所述永磁体32两侧设有固定于基座1上的磁芯34,磁芯34由导磁材料制成,两磁芯34远离永磁体32的一端分别与导线35连接,所述两磁芯34远离永磁体32一端之间设有线圈36,所述磁芯34靠近永磁体32一端内侧设有与永磁体32同心的圆弧凹面38。
所述上盖4与基座1背面连接,所述上盖4上设有与基座导光孔12相对应的上盖导光孔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5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