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41614.6 | 申请日: | 201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纲;张良;张少刚;李新;范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09/18 | 分类号: | C07C209/18;C07C211/55;C07C213/08;C07C217/8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梁海莲;许亦琳 |
| 地址: | 2015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苯胺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及染料工业,特别是2-甲基-4-甲氧基二苯胺,是苯并呋喃类热压敏成色剂的核心中间体。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合成方式如下式所示:
例如:以2-甲基-4-甲氧基苯胺(化合物Ⅰ)、苯酚(化合物Ⅱ的摩尔数为化合物Ⅰ的三倍,)以及环己酮(摩尔数为化合物Ⅰ的0.2倍)为原料在5%Pd/C(摩尔数为化合物Ⅰ的5%)催化下200度高压反应3小时得到,后经精馏得到化合物Ⅲ,收率96%;这种方法收率高、反应时间短,但是反应温度高,且需要高压,且反应温度过高,催化剂易结碳失活。现有技术中也有以2-甲基-4-甲氧基苯胺(化合物Ⅰ)、苯酚(化合物Ⅱ,摩尔数为化合物Ⅰ的五倍)以及环己酮(摩尔数为化合物Ⅰ的0.1倍,摩尔比)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在5%Pd/C(质量为化合物Ⅰ的9%)催化下常压回流500分钟得到,后经精馏得到化合物Ⅲ,收率90.4%;这种方法收率较高、但是反应时间长,且催化剂用量大、苯酚用量太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合成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在较低温度下能够合成,且具有较高收率,并且成本低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成本高和不能够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合成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为将苯胺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环己酮在Pd-Ni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并将滤液减压蒸馏;
所述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Ⅰ所示,所述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Ⅱ所示,所述二苯
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Ⅲ所示:
其中R1,R2为H、烷基、烷氧基或环烷基;R为H、烷基或者芳基。
优选地,所述R1为H、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R2为H、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3~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优选地,所述R为H、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3~10个支链烷基,R取代位点为邻位、间位或对位。
本发明中苯酚和环烷酮上R取代位点一致。即该取代苯酚通过加氢成为该环烷基酮。
更优选地,所述苯胺类化合物选自苯胺、邻甲苯胺和2-甲基-4-甲氧基苯胺中的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酚类化合物选自苯酚。
优选地,所述酚类化合物的摩尔数为所述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数的2~5倍。
优选地,所述环己酮的摩尔数为所述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数的5~20%。
优选地,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的摩尔数为所述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数的2~5%。
优选地,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中Pd和Ni的质量比为1:0.5~3。
更优选地,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中Pd和Ni的质量比为1:0.5~1。
优选地,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剂载体为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活性炭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剂载体为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中Pd和Ni的总质量占所述Pd-Ni复合催化剂的质量的3~15%。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50~170℃。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3小时。
优选地,在反应开始前进行氮气置换。氮气置换是为了防止酚类、胺类化合物高温下被 氧化。
本发明中合成二苯胺类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其中,Cat.代表催化剂,R1,R2为H、烷基、烷氧基或环烷基;R为H、烷基或者芳基。苯酚和环烷酮上R取代位点一致。
本发明中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实现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收率大于90%,产率提高,并便于控制;且本发明中的催化剂可不经活化直接套用,增加了催化剂的套用次数,简化了生产工序。
本发明中公开的合成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而具有创造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1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氨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冰片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