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APG1、APG2在提高植物α生育酚含量和耐盐性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41218.3 | 申请日: | 201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隋炯明;郑春花;孔祥远;王晶珊;乔利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4;A01H5/00;A01H6/54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育酚 耐盐性 花生 维生素E合成 转基因植株 相关基因 基因 转基因花生种子 应用前景广阔 氨基酸序列 植物维生素 编码基因 超量表达 反义载体 改良植物 合成机制 活性最高 植株 抗逆性 同源性 应用 蛋白 转入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
背景技术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的小分子抗氧化剂,分为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两类,各包括α-、β-、γ-和δ-四种类型,其中以α-生育酚的活性最高,可以被人和动物高效吸收和利用。维生素E具有酚氧基结构,在植物光合组织中可使逆境胁迫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失活,并通过与膜脂水解产物形成复合物,清除类囊体膜上的脂质过氧化产物,阻止膜脂过氧化的扩大,保护膜的完整性,从而增强植株的抗逆境胁迫能力。在非光合组织中,维生素E能淬灭并能同单线态氧反应,保护不饱和脂质免受单线态氧损伤;还可以被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使不饱和油脂免受自由基攻击,从而抑制油脂的自动氧化,延长油脂的贮存期。另外维生素E还具有调节脂肪酸合成、糖类运输、茉莉酸和乙烯信号转导,促进种子萌发等功能。
维生素E主要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内膜上合成,储存于植物的叶片和种子中,尤其是油料植物的种子。维生素E合成的第一步是前体—尿黑酸(HGA)和植基二磷酸(PDP)的合成。第二步是HGA与PDP的缩合,它由尿黑酸植基转移酶(HPT)催化,生成2-甲基-6-植基-1,4-苯醌(MPBQ)。第三步是MPBQ在2-甲基-6-植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形成2,3-甲基-5-植基-1,4-苯醌,后者由生育酚环化酶(TC)和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催化形成γ-和α-生育酚;MPBQ也可由TC和γ-TMT直接催化形成δ-和β-生育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花生
进一步的,所述花生
花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1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