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40891.5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牟文辉;周荣;李先缘;汤金龙;张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平车 桁架 车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内层彩板时所使用的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属于彩板安装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内层彩板安装高空作业的安全性是钢结构厂房围护安装系统施工安全最重要的环节,最理想的是能实现高空作业“平地”施工法。
通常内层彩板施工采用移动脚手架登高作业和升降机登高作业二种方法。现场条件允许,偶尔也采用满堂脚手架平地施工法作业。移动脚手架登高作业,即租用两套移动脚手架,上面用跳板相联,组成一个简易高空平台,施工人员在平台上作业;升降机登高作业,即租用两台升降机,将升降机升到作业高度,再用跳板等相联,形成一个高空作业平台来施工。满堂脚手施工法,即用钢脚手搭成一整个作业平台(与施工区域相同面积,高度满足作业)使施工人员达到平地作业条件。
由于移动脚手架和升降机登高作业受其高空操作平台的限制(大多小于10m2),内层彩板安装只能是点作业,搭得平台大一点,充其量也只是短线作业,而内层彩板安装需要面作业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满堂脚手架作业实现了面作业,但由于其占地大、时间长、影响工程其他分项的实施,且本身的施工成本太大,早已退出施工舞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组成安装内层彩板时所使用的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其特征在于,由位于前后两端的两节固定节及位于两节固定节间的N个标准节首尾相接连接而成,N≥1,其中:
每节固定节包括桁架主体,端梁设于桁架主体的前端,桁架主体的后端面为用于安装组成桁架车身的标准节的安装面,在桁架主体的顶面分布有用于固定彩板施工作业平台的固定座,车轮组吊座固定在端梁的下方,在桁架主体靠近车轮组吊座位置处的内侧设有车轮组托座,驱动车轮组及从动车轮组通过车轮组吊座及车轮组托座固定在桁架主体上,在桁架主体的左侧或右侧设有用于固定PLC总控箱的连接座一及用于固定与该PLC总控箱相连的电源的连接座二,在端梁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与PLC总控箱相连用于驱动驱动车轮组的驱动系统的驱动系统安装空间;
每节标准节的前后两端端面均为用于安装相邻标准节或相邻固定节的安装面。
优选地,所述端梁由方管制成,且与所述桁架主体刚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桁架主体的安装面的角钢圈封,与所述标准节之间用对穿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桁架主体及所述标准节的安装面均采用连接框结构。
本发明的车身可以随厂房跨距的变化,增加或减少标准节,使移动平车的轮距与厂房跨距相匹配,满足多种不同跨距厂房的施工。本发明提供的桁架结构简单耐用、造型美观、制作方便、组装简便、安全可靠、适应性强、可重复使用、经济实用,大大提高了内层彩板施工的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性。可适用于内层彩板安装,亦可用于屋面下电器照明、工艺管道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的俯视图;
图3为固定节侧面示意图;
图4为固定节平面面示意图;
图5为固定节端面示意图;
图6为固定节连接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平车的桁架车身由位于前后两端的两节固定节8及位于两节固定节8间的N个标准节9首尾相接连接而成,根据厂房跨距的变化,选择标准节的数量,使移动平车的轮距与厂房跨距相匹配。
每节标准节9的前后两端端面均为用于安装相邻标准节9或相邻固定节8的连接框结构形式的安装面。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中的固定节,包括桁架主体1,由方管制成端梁2位于桁架主体1的前端,端梁2与桁架主体1刚性连接,形成稳定结构。桁架主体1的后端面为用于安装组成桁架车身的标准节的安装面,该安装面采用连接框结构,确保桁架车身的负载能均布有效地传递。安装面的角钢圈封,与标准节之间用对穿螺栓连接,确保桁架车身的负载能均布有效地传递。
轮组吊座6固定在端梁2的下方,在桁架主体1靠近车轮组吊座6位置处的内侧则固定有车轮组托座7,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驱动车轮组和从动车轮组的安装固定。用于驱动驱动车轮组的驱动系统则安装在端梁2的内侧,不仅构造紧凑,而且留出端梁外侧空间,保证移动平车行走过程中不与厂房立柱内侧挂置物(如管道、电缆)相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0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