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直流电测深数据采集电缆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9900.9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7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海;吕阿谈;杜良;张兆桥;李毛飞;刘耀宁;郭伟红;刘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18;G01V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直流电 测深 数据 采集 电缆 方法 | ||
1. 一种矿井直流电测深数据采集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缆和设在电缆两端分别设有公母连接头,所述电缆包括测量线(1)、供电线(5)和加强线(6),所述测量线(1)、供电线(5)和加强线(6)通过捆绑线(9)捆绑在一起,所述测量线(1)、供电线(5)和加强线(6)与捆绑线(9)的间隙中充填有高强玻璃纤维(8);
所述测量线(1)和供电线(5)均包括铜线(2),铜线(2)外侧包裹有绝缘层(3),绝缘层(3)外侧包裹有保护层(4),有效防止漏电影响铜线(2)的测量数据;
所述加强线(6)包括钢丝(7),钢丝(7)外侧顺序包裹绝缘层(3)和保护层(4);
所述测量线(1)上每隔五米处设置有一个接口,所述供电线(5)上每隔十米处设置有一个接口,接口内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绝缘外壳(12),绝缘外壳(12)内两端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相互配对的一组弹簧铜片(10),所述的弹簧铜片(10)通过两侧设置的弹簧(11)接触使电流导通,绝缘外壳两侧上分别设有与弹簧铜片(10)连通的插孔;
所述公母连接头的公连接头上设有呈品字形分布的测量线插头(17)、供电线插头(19)和加强线插头(20)插头,母连接头上设有同样呈品字形分布的测量线插座(21)、供电线插座(23)和加强线插座(22)插座,所述公母连接头上设有防插错防脱落相互匹配的公头卡扣(18)和母头卡扣(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直流电测深高效数据采集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上的插孔内设有能将相互配对的铜片顶起断路的柱状插头(16),柱状插头(16)顶端设有旋钮(15),柱状插头(16)靠近旋钮(15)处设有一段与控制开关上插孔相匹配的螺纹,柱状插头(16)上通过连接线(14)连接有铜电极(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直流电测深高效数据采集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上均按照顺序标有序号和电缆长度。
4.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的矿井直流电测深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丈量待测区域的长度,根据丈量的长度选择数据采集电缆,将数据采集电缆笔直铺设在待测区域,此时当待测区域长度超过采集电缆长度时,通过采集电缆的公母头进行扩展连接,连接时保证公头上的公头卡扣(18)和母头上的母头卡扣(24)对接无误;
其次将数据采集电缆中的测量线插头(17)和供电线插头(19)连接到直流测量主机上,然后根据探测深度要求,确定测量极距和供电极距,根据电缆上面控制开关的序号确定距离,选取合适的距离以达到所要求的测量极距和供电极距,然后把多根柱状插头(16)分别插入测量线(1)和供电线(5)合适距离的控制开关中;
开启直流测量主机后,当柱状插头(16)插入控制开关插孔时,控制开关中的弹簧铜片(10)在柱状插头(16)相互分离,电缆内线路断路,此时电缆内的电流顺着柱状插头(16)、连接线(14)和插入地面的铜电极(13)流入地下,从而测量地面的电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99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具
- 下一篇:可存放手机的墙壁充电插座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