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钻顶结合管道穿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8947.3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保松;王鹏;闫雪峰;曾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圳市钻通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刘秋芳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结合 管道穿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开挖钻顶结合管道穿越方法。
背景技术
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我国已普遍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与经济效益,但是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1、水平定向钻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扩孔过程,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时间,且容易发生孔内事故;2、非开挖施工的地质条件有时候非常复杂,尤其是卵砾石地层、中粗砂地层等,适应性不是很强;3、顶管技术的导向是采用顶管机头后面的导向油缸,在土体的抗力下使管道前进方向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土体有足够的抗力。在软土层中顶管导向容易发生偏差,而纠正这种偏差又比较困难,使管道容易产生不均匀下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导向简单的非开挖钻顶结合管道穿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开挖钻顶结合管道穿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由水平定向钻机进行导向孔施工,确定管线轨迹;
S2、提供顶管机头,所述顶管机头包括圆柱形壳体,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刀盘,所述刀盘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液压动力系统驱动,在刀盘的前端设置有与钻杆相连的钻杆接头;
S3、在导向孔的出土端开挖导向坑,铺设导轨,顶管机头的两端分别与管道和钻杆连接并设置在导轨上;
S4、回拖扩孔铺管,具体为:在钻杆的牵引下,顶管机头的刀盘切削地层岩石,完成管道的铺设。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平定向钻机的一端设置有泥浆润滑系统,在钻杆的中心、钻杆接头的中心均设置有润滑泥浆运输通道,润滑泥浆运输通道依次延伸至刀盘、液压动力系统、壳体后与泥浆喷射环相连,在顶管机头工作时,润滑浆液被注浆泵通过钻杆的润滑泥浆运输通道泵入到泥浆喷射环,喷射到壳体与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泥浆润滑套。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孔的出土端设置有泥浆循环系统,在壳体内设置有送桨口与排桨口与泥浆循环系统相连通,在刀盘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锥形破碎盘,所述破碎盘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在破碎盘上设置有多个与送桨口相连通的高压泥浆喷嘴,在破碎盘上设置有筛孔与排桨口相连通,在回拖时,泥浆被泵入到顶管机头刀盘的破碎盘处,用以支护孔壁、平衡地层压力,刀盘切削下的岩屑经过排浆口运送至地面泥浆循环系统的泥水分离净化装置,泥水分离净化装置使岩屑从悬浮液中分离出来,过滤后的泥浆再次被泵入到刀盘处的破碎空间,形成循环利用。
按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平定向钻机的回拖力不足以拖动顶管机头继续工作时,在钻杆出土端使用推管机,使顶管机头在水平定向钻机的拉力和推管机的推力双重作用下,继续破碎地层。
按上述技术方案,钻杆通过密封装置与钻杆接头密封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内啮合式行星齿轮机构、固定在壳体上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通过内啮合式行星齿轮机构驱动刀盘转动。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润滑泥浆运输通道依次通过钻杆接头、内啮合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内齿轮、壳体的中心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更换刀盘或刀具,可以应对任何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本发明是由水平定向钻机先进行导向孔施工,确定管线轨迹;再由顶管机头在水平定向钻机钻杆的拉力下一次性完成管道的铺设。导向孔施工对地层要求很低,基本可以适应所有地层。而本发明中的顶管机头可以通过更换刀盘或刀具,以应对任何地质条件,包括水平定向钻难以施工的于松散-密实沙砾石层(50%<砾石含量<85%重量比)、松散-密实的卵砾石地层以及含有大量孤石或障碍物地层,地层适应性很强。
2、在不稳定地层中可以不用施工套管
本发明是一次性铺设管道,即钻杆回拖顶管机头的过程也就是管线铺设的过程。因此管线经过的那些不稳定地层时,管道本身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不用考虑因不稳定地层坍塌掉块而引起的事故。
3、可以对长距离管线进行一次性施工
在管线回拖过程中,钻杆牵引顶管机头沿着导向孔的轨迹铺设管道,牵引导向性能可靠;在水平定向钻拉力和推管机推力的合力作用下,钻顶结合方法一次性可施工的管线长度与水平定向钻可施工的管线长度相等,远大于传统顶管技术的一次性可施工长度.
4、环形空间小,对上部地层影响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圳市钻通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圳市钻通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8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顶管机管道集压器
- 下一篇:一种蓝牙电磁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