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翅片调节式吸尘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8065.7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魏进家;史宝成;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吸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使用的吸尘器都是在吸尘管道下端设一个带吸孔的长方形的平面吸盘,通过中间的吸孔吸走灰尘,因而传统的设置的吸盘往往出现在靠近吸孔中心的灰尘容易吸净,而在吸盘两侧的灰尘很难吸净。总之,现有吸尘头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吸尘头吸盘往往设置是一个平面的,吸孔中间吸力大两侧吸力小,吸力分布不均,导致远离中间吸孔位置的灰尘无法吸净,效率低下。
2、现有的吸尘头吸盘两侧没有设置导流翅片,灰尘颗粒与吸孔流道顶部直接撞击造成大量撞击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翅片调节式吸尘头,能够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率,达到了快速高效吸净地毯灰尘的目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吸盘以及设置于吸盘上的弯管,所述吸盘中间开设有吸孔通道,吸盘两侧设置有若干翅片,吸孔通道的中部设置有吸尘口,吸尘口与弯管内的通道相连通。
所述吸孔通道两侧的翅片相互交错式布置。
所述翅片从吸尘口到吸盘边缘依次由密到疏布置。
所述翅片与吸盘沿长度方向的侧边之间夹角为0°~45°。
所述吸孔通道的两侧沿吸盘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底面相接触的挡板。
所述挡板内表面设置有粗纤维条。
所述吸盘两侧设置有斜面,翅片安装于斜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调节式吸尘头,在吸盘两侧设置若干翅片,将吸尘头放置于地面上移动时,吸盘中间部分紧贴地面,迫使大部分气流从两侧进入吸尘口通道,由于吸盘中心到两端设置有翅片,能够调节气体进入吸尘通道的阻力分布和气流方向,以达到吸盘四周进入吸孔流道的气体量均匀分布,改变了流体的方向,减少灰尘颗粒直接撞击流道顶部以减少撞击损失,从而提高吸尘头的吸尘效率,达到了快速高效洗净地毯灰尘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翅片分布为由密实逐渐稀疏,翅片逐渐减少,能够使得气流就从吸盘四周均匀的进入吸尘通道中,提高吸尘头的吸尘效率。
进一步,倾斜式的翅片设置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减少灰尘颗粒直接撞击吸尘流道顶部以减少撞击损失,从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率,达到了快速高效吸净地毯灰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翅片调节式吸尘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吸盘,2为吸孔通道,3为挡板,4为翅片,5为粗纤维条,6为吸尘口,7为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调节式吸尘头,包括吸盘1以及设置于吸盘1上的弯管8,所述吸盘1中间开设有吸孔通道2,吸盘1两侧设置有若干翅片4,吸孔通道2的中部设置有吸尘口6,吸尘口6与弯管8内的通道相连通,其中,吸孔通道2两侧的翅片4相互交错式布置,所述弯管8与吸尘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翅片4从吸尘口6到吸盘1边缘依次由密到疏布置。所述吸尘头在吸盘两侧设置有宽度、间距不等的倾斜翅片,能够调节气体进入吸尘通道的阻力分布和气流方向。
本发明的翅片4成倾斜设置,即翅片4与吸盘1沿长度方向的侧边之间夹角为0°~45°,并且吸盘1两侧设置有斜面7,翅片4安装于斜面7上,以确保吸尘头在工作过程中吸尘口能够紧贴地面。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吸孔通道2的两侧沿吸盘1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底面相接触的挡板3,挡板3内表面设置有粗纤维条5,吸盘中间部分分布有粗纤维条5,产生静电作用,使地毯变得松软,有利于气体的进入;吸盘1两侧设置有斜面7,翅片4安装于斜面7上,吸尘口6通过位于吸尘头本体内的吸尘通道与弯管内的通道连接;所述吸尘口6沿地刷本体长度方向两侧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凸起的带翅片的斜面7,确保吸尘头在工作过程中吸尘口能够紧贴地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翅片调节式吸尘头将吸尘头放置于地面上移动时,吸盘中间部分紧贴地面,迫使大部分气流从两侧进入吸尘口通道,由于吸盘中心到两端的翅片分布为由密实逐渐稀疏,翅片逐渐减少,气流就从吸盘四周均匀的进入吸尘通道中。于是,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地面上的尘屑经吸盘的吸尘通道被快速的吸入到吸尘头本体的吸尘通道内,然后进入集尘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8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东风螺活力的方法及测试盒
- 下一篇:无死角玻璃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