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视频质量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7630.8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4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江加海;陈润忠;余保华;范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视频 质量 诊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视频质量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视频质量诊断系统大多以一台诊断服务器不停的轮巡检测所有的摄像机。在摄像机数量少的情况下还能及时检测,如果摄像机数量众多达到万级或十万级,轮巡一次耗费的时间相当的长,且检测效率低下,不但影响了运维工作的及时进行,而且对智能分析工作、事后取证工作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由于系统只能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系统的伸缩性差,没有采用多线程,CPU的利用率较低。对于摄像机数量在1万以内的视频监控系统,也许能满足及时检测的需求,对于摄像机数量在几万甚至10万以上的系统,就无法进行及时检测和故障的及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摄像机数量较多的情况,将系统区分为管理节点和检测节点,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进行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的分布式视频质量诊断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视频质量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创建管理节点和检测节点,在管理节点上配置一次要分配给每个检测节点的摄像机的数量,在检测节点上配置检测线程的数量;
(2)用户在Web客户端上创建并启动用户自定义的检测方案;
(3)管理节点分配摄像机给检测节点;
(4)检测节点执行检测任务,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管理节点;
(5)管理节点将检测结果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内;
(6)用户在Web客户端上查看检测结果,并做出相应处理;
所述创建管理节点是指,在管理业务服务器上创建一个windows服务作为管理节点,所述创建检测节点是指,在检测服务器上创建一个windows服务作为检测节点;
在检测节点上配置检测线程的数量之后,在所述检测节点上配置管理节点的IP地址,以及FTP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账号和密码;接着,在Web客户端上配置管理节点的IP地址,以及FTP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账号和密码;
所述检测方案的内容包括具体的检测时间、需要检测的摄像机的范围,以及在一天之内检测的次数;
在启动检测方案后,判断检测时间是否到达,若判断结果为是,管理节点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摄像机列表,将摄像机信息分配给各个检测节点,否则,返回继续判断检测时间是否到达;接着,检测节点根据摄像机信息从流媒体服务器中存储的前端视频源中抓取对应的图片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检测节点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管理节点,同时,将错误的图片发送至FTP文件服务器;
所述管理节点上配置一次要分配给每个检测节点的摄像机的数量N的范围为:1≤N≤摄像机总数/检测节点个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将系统区分为管理节点和检测节点,其中,管理节点负责任数据访问及任务的分配,任务的多少可由用户自己配置,这样可保证检测效率高的检测节点获得更多的检测任务,提高了检测效率,而检测节点负责从前端视频源中采集图片,然后对图片检测分析,再将检测分析结果反馈给管理节点;第二,在管理业务服务器上创建管理节点,在检测服务器上创建检测节点,采用至少两台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检测集群,与现有系统只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相比,本发明的检测效率高,适用于摄像机数量在几万甚至10万以上的系统;第三,本发明采用多线程检测,伸缩性强,CPU利用率高,极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运维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在视频质量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7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