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及制备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6589.2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龙明策;谭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30 | 分类号: | B01J2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表面 氧化 氧化钨 纳米 复合物 薄膜 制备 应用 | ||
1.一种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钛清洁并刻蚀,之后金属钛浸渍于过氧钨酸溶胶和双氧水的氧化液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得到晶体原位生长和沉积形成的钛酸和过氧钨酸的纳米薄膜,最后焙烧获得金属钛表面的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钛表面预处理:先后用去离子水和丙酮清洗金属钛,然后将其在含氢氟酸/硝酸的刻蚀液中刻蚀,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涤、干燥,得到表面洁净的金属钛;
(2)金属钛表面形成前驱物薄膜:将刻蚀后表面洁净的金属钛浸渍在预先配制的氧化液中,在60~120℃温度下保持2~72小时;
(3)薄膜的热处理:将表面氧化处理后的金属钛洗涤、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焙烧一定时间,得到金属钛表面功能化的、具有一定晶相结构的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
步骤(2)中所述的氧化液为双氧水与过氧钨酸的混合水溶液,其中双氧水质量浓度为5%,过氧钨酸以钨计算的质量浓度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钛为任何结构形式、钛纯度在95%以上的金属钛,包括钛片,钛丝或钛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焙烧条件:焙烧温度为300-600℃,焙烧时间为3-72小时,温升速率为0.5-5℃/分钟,焙烧气氛为纯氧气或空气气氛。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的氧化钛质量百分比在1-99.5%之间、氧化钨质量百分比在0.5-99%之间,氧化钛和氧化钨均为由纳米晶粒构成的纳米带状结构,其宽在10~150nm之间,长度在0.5~20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中,氧化钛主要为锐钛矿或金红石相,氧化钨主要为六角晶相或单斜晶相。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作为光催化材料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或作为电极材料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金属防腐,或作为光电传感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65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