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35595.6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8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红权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后遗症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风后遗症指中风偏瘫留下的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病人会产生“三偏”、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以及大小便障碍。目前,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脑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及血栓溶解剂等。但是治疗中风单一的传统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靶点单一,并且多数西药包括阿司匹林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绝大多数西药的副作用明显,对胃肠、肝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治宜以活血、通络为主。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中风后遗症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以脑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及血栓溶解剂治疗中风后遗症存在疗效不理想及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改善脑血栓引起的肢体偏瘫,手足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熟地黄10-30份,巴戟天10-20份,山萸肉5-15份,石斛5-15份,肉苁蓉5-15份,制附子3-9份,五味子5-15份,肉桂3-7份,茯苓5-15份,麦冬5-15份,石菖蒲5-15份,远志5-15份,人参6-12份,当归10-20份,赤芍10-20份,钩藤5-15份,生地黄10-20份,甘草5-15份,砂仁3-9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熟地黄20份,巴戟天15份,山萸肉10份,石斛10份,肉苁蓉10份,制附子6份,五味子10份,肉桂5份,茯苓10份,麦冬10份,石菖蒲10份,远志10份,人参9份,当归15份,赤芍15份,钩藤10份,生地黄15份,甘草10份,砂仁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熟地黄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效;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制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石菖蒲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镇惊、行气散郁的功效;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钩藤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平肝安神、益脾和胃、补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对中风后遗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83.3%,治愈率达46.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熟地黄20g,巴戟天15g,山萸肉10g,石斛10g,肉苁蓉10g,制附子6g,五味子10g,肉桂5g,茯苓10g,麦冬10g,石菖蒲10g,远志10g,人参9g,当归15g,赤芍15g,钩藤10g,生地黄15g,甘草10g,砂仁6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熟地黄10g,巴戟天20g,山萸肉5g,石斛15g,肉苁蓉5g,制附子9g,五味子5g,肉桂7g,茯苓5g,麦冬15g,石菖蒲5g,远志15g,人参6g,当归20g,赤芍10g,钩藤15g,生地黄10g,甘草15g,砂仁3g。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红权,未经吕红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5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附件炎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猪回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