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5229.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多功能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工装,特别是一种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射线检测弧形复材件、焊接件和铸件时,由于没有专用的工装夹具,检测这类形式零件,通常是用射线机目测零件,桌椅搭建调整固定检测角度,所以,透照摆放零件操作困难多摆放时间长,且摆放不稳定,位置定位不准确,往往造成有效透照区偏差检测操作失败需要重新检测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通过主体工作平台框架、轨道车框架、零件夹持装置和转动平台对弧形件位置和方向的调整,满足检测工艺要求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工作平台上端面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轨道车框架,轨道车框架一侧通过锁紧螺栓Ⅰ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轨道车框架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平台,转动平台上端面设有两个以上的滚动轮托架,转动平台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栓Ⅱ,锁紧螺栓Ⅱ同时锁紧转动平台和工作平台,轨道车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方转动连接有夹持装置,工作平台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方设有夹持装置,转动平台位于两夹持装置之间,两夹持装置位置对应。
优选的,上述的工作平台下端面转动连接有4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等角度均匀分布在工作平台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的夹持装置由转动轴、伸缩套管、固定钳口和夹紧螺栓组成,立柱通过转头轴与伸缩套管转动连接,转动轴上设有夹紧螺栓,伸缩套管两端分别位于立柱的两侧,伸缩套管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钳口,伸缩套管的上方设有夹紧螺栓,伸缩套管与固定钳口通过夹紧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平台与转动车框架通过压盖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平台由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主体部分与辅助部分通过折页连接,主体部分宽度等于工作平台宽度。
优选的,所述的滚动轮托架为四个,等角度均匀分布在转动平台的上端面,托架为弧形,托架的凹形面向上。
利用上述的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进行装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当弧形件长度小于2米时,先将零件放置在转动平台或平台滚动托架上;
2)、旋转转动平台,调整转动平台角度和零件检测部位,调整后通过锁紧螺栓Ⅱ固定转动平台,完成小弧形件的透照摆放,对工件进行检测;
3)、检测完成后,松开锁紧螺栓Ⅱ即可取下工件或通过调整转动平台角度进行其他部位的检测;
4)、当弧形件长度大于2米时,打开锁紧螺栓Ⅰ,平行移动轨道车框架,根据装夹零件的长度移动轨道车框架到合适位置,使得两侧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与装夹零件长度对应;
5)、步骤3)之后关闭锁紧螺栓Ⅰ,使得轨道车框架位置固定;
6)、打开两侧固定钳口,夹持弧形件;
7)、松开夹紧螺栓,调节伸缩套管的长度直至满足弧形件最大开口宽度和弧顶高度要求,拧紧夹紧螺栓,固定伸缩套管位置;
8)、旋转夹持装置的转动轴,调整角度和检测部位后用夹紧螺栓锁紧,完成大弧形件的透照摆放,对大弧形件进行检测;
9)、完成检测后,松开夹紧螺栓,打开固定钳口取出零件,完成检测。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整体可以移动,在移动主体架构上装有固定工装夹具,组合工装可以折叠,可以水平和垂直方向控制角度翻转,可随工件复杂程度任意调整角度,结构紧凑、摆放工件稳定,使用方便灵活,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维护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弧形件多功能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其中,1-工作平台,2-滑轨,3-轨道车框架,4-锁紧螺栓Ⅰ,5-转动平台,6-滚动轮托架,7-锁紧螺栓Ⅱ,8-立柱,9-万向轮,10-转动轴,11-伸缩套管,12-固定钳口,13-夹紧螺栓,14-压盖轴承,15-折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5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