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榫卯结构三角支撑轻质薄板安全多旋翼飞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4525.9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知非;崔永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知非;崔永琪 |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三角 支撑 薄板 安全 多旋翼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旋翼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利用薄板结构插接形成机身的榫卯结构三角支撑轻质薄板安全多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训练用多旋翼飞行器的都是金属连接件将碳纤板和碳纤管相结合的杆式结构,这种结构的多旋翼飞行器具有高强度、重量轻的优点。
但这种结构在组装、调试、维修等方面会给学员增加了技术难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高昂的成本也让很多学员难以接受。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把多旋翼飞行器不方便操作训练的情况归纳为以下四点:
1、操作使用及维护的技术含量较高,学员需要熟悉电路,需要操作焊接,组装过程繁琐,需使用专业安装工具和校准仪器,学员很难短时间内学会独立操作。
2、飞行时安全警戒级别较高,要时刻提防飞行器撞人或被旋翼意外砍伤等意外发生。
3、由于旋翼裸露,现有的多旋翼飞行器不适合在室内进行飞行训练。
4、维护成本较高,一般新手控制飞行器飞行经常出现摔机现象,多旋翼飞行器的碳纤结构一旦损伤就只能进行更换,无法修补或用其他材料替代。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巧妙的构造,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这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启发,可否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三角支撑的原理,再借助现代化的电子集成化技术和新型材质来实现我们的设计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薄板的插接榫卯连接方式形成机身,并且设有保护旋翼的圆形旋翼孔的榫卯结构三角支撑轻质薄板安全多旋翼飞行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榫卯结构三角支撑轻质薄板安全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旋翼、位于机身中部的飞行控制模块以及集成线束式的连接线,所述机身包括若干块的轻质垂直结构板榫卯插接形成外部框架、内部对角支撑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在垂直结构板最外侧相交处的竖直方向设有旋翼;
和框架垂直面连接有固定用的水平结构板,水平结构板上以旋翼电机轴为圆心设有若干保护旋翼用略大于旋翼直径的圆形的旋翼孔,既保护底部的电源控制模块,又能增加机身整体强度,旋翼安装在水平结构板的旋翼孔内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和人身安全;
每个垂直结构板与水平结构板接触部分设有若干榫头,水平结构板上对应的设置有卯孔,榫头与卯孔对应榫卯连接。
为了进一步固定机身,所述垂直结构板最外侧相交均有伸出部,且该伸出部末端上部与水平结构板上旋翼孔外沿面接触连接,连接方式为伸出部的榫头与旋翼孔外沿上的卯孔榫卯连接。
为增加稳定性和强度,所述垂直结构板数量≥6,若干外侧垂直结构板组合形成多边形框架结构,多边形框架的对角至少设置一个对角垂直结构板。
由于顶部受力较大,为增加顶部强度,所述水平结构板上设有与其形状相同、增加强度的上层水平结构板。
为了尽可能减轻整体质量,所述垂直结构板板下侧的棱角部、上侧插合接触部均设有减重倒角;垂直结构板有若干减重圆孔。
为便于固定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对角垂直结构板设有若干用于穿引电源线和数据线的通孔。
为了降低成本,所述垂直结构板的材料为航空层板、木板、或者KT板。
本发明的有以下有益之处:
1. 轻质薄板(KT板、航空层板、轻木片)切割成的各个垂直结构板,用于机身的组装成型,大大降低了飞行器制造和维修的成本。
2. 机身的榫卯及支撑结构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能够实现简易、快速的组装,提高飞行器制作和维修的速度。
3. 旋翼孔增强了安全防护性能,飞行器可在室内进行飞行训练,既能保护旋翼本身免受破坏,又避免发生人身伤害。
4. 抗冲击能力强,能够保证在训练时飞行器的安全,减少维护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水平结构板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发明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发明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侧垂直结构板,11.榫头,2.水平结构板,21.卯孔,22.旋翼孔,3.对角垂直结构板,4.旋翼,5.上层水平结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知非;崔永琪,未经徐知非;崔永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4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近传感器阈值调节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下一篇:卵形鲳鲹家系亲子鉴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