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燃烧器及其主要部件Al2O3涂层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3770.8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贾贵西;田丽萍;常云朋;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燃烧 及其 主要 部件 al sub 涂层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燃烧器,包括燃气管道(A)、一次空气均流筒(B)、一次空气入口(C)、二次空气调节筒(D)和二次空气入口(E);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管道(A)部分套设于一次空气均流筒(B)内,而一次空气均流筒(B)部分套设于二次空气调节筒(D)内;
一次空气入口(C)位于一次空气均流筒(B)上方,且一次空气入口(C)与一次空气均流筒(B)上端固定连接并相连通;
二次空气入口(E)设置于二次空气调节筒(D)上部侧面,且二次空气入口(E)与二次空气调节筒(D)相连通;
所述燃气管道(A)、一次空气均流筒(B)与二次空气调节筒(D)的中轴线都重合于同一轴线;且所述燃气管道(A)的直径(d1)小于一次空气均流筒(B)的直径(d2),而一次空气均流筒(B)的直径(d2)小于二次空气调节筒(D)的直径(d3);
所述燃气管道(A)包括从上往下顺序的法兰二(11)、圆筒三(10)和异径管二(14),一次空气入口(C)包括圆环板一(7)、圆孔板(8)和圆环板二(9);二次空气调节筒(D)包括异径管一(1)、圆筒一(2)、连接定位板(3)、圆筒二(6)、圆管(13)和圆环板三(12);二次空气入口(E)包括法兰一(4)和钢管(5);
所述异径管二(14)的小端面与一次空气均流筒(B)的出口端面之间的距离(d4)是所述燃气管道(A)的直径(d1)的2倍;
所述法兰一(4)的中心线与一次空气均流筒(B)的出口端面之间的距离(d5)是所述二次空气调节筒(D)的直径(d3)的1.5倍;
所述燃气管道(A)的直径(d1)为圆筒三(10)的直径,所述二次空气调节筒(D)的直径(d3)为圆筒一(2)的直径;
所述法兰二(11)的底面与圆环板二(9)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3)与所述圆环板一(7)的下表面与圆环板三(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1)相等,且与所述圆环板一(7)的上表面与圆环板二(9)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2)也相等;
所述异径管一(1)、圆筒一(2)、圆筒三(10)、异径管二(14)进行表面Al2O3涂层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三(10)上端连接有法兰二(11),圆筒三(10)下端固定连接异径管二(14),所述异径管二(14)位于一次空气均流筒(B)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板一(7)、圆孔板(8)和圆环板二(9)的最大直径相同;
所述圆环板二(9)的内环直径小于圆环板一(7)的内环直径,且环设于燃气管道(A)外侧,同时圆环板一(7)和圆环板二(9)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圆孔板(8)上下两端;
所述圆环板一(7)内环面固定连接一次空气均流筒(B)的上端,而圆环板二(9)固定连接于燃气管道(A)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3)位于圆筒二(6)上端外侧,而连接定位板(3)位于圆筒一(2)中下部外侧;
圆环板三(12)位于圆筒二(6)和圆管(13)上方,圆环板三(12)的外环直径与圆管(13)的外环直径相同,而圆环板三(12)的内环直径小于圆管(13)的内环直径;
圆环板三(12)与圆管(13)密封连接,而圆环板三(12)内环面固定连接于一次空气均流筒(B)的上部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径管一(1)的偏转角度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5)一端连通二次空气调节筒(D),钢管(5)另一端固定连接法兰一(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道(A)、一次空气均流筒(B)、异径管一(1)、圆筒一(2)、异径管二(14)是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径管一(1)、圆筒一(2)、圆筒三(10)、异径管二(14)进行表面Al2O3涂层处理的方法为:
第一步,对待涂层的部件进行除油处理;
第二步,对待涂层的部件表面进行去离子水漂洗;
第三步,利用热浸渡技术在待涂层的部件表面镀铝,厚度为100~150μm;
第四步,溶质离子选取0.1mol/L的Na2SiO3与去离子水配制成微弧氧化的电解质水溶液;
第五步,将上述第三步制备待涂层的部件作为阳极放置于所述电解质水溶液中;
第六步,对上述电解质水溶液进行电解:采用微弧氧化装置电源为65kW;采用恒流模式,电流密度5A/dm2,频率400Hz,占空比10,所述电解质水溶液的温度控制在30℃;
第七步,控制制备时间为150~180min,制备后得到厚度为200~300μm的所述Al2O3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37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进气保护装置的引射式燃烧器
- 下一篇:高温矿渣径向热管型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