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冷却工作台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33533.1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牛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宏宝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冷却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坯件冷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冷却工作台。
背景技术
冷却工作台在机械锻造领域有着极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热处理冷却工作台是固定的,不能够进行旋转,冷却时是将热处理后的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后通过均分布的6-8台高压风机进行制冷,但是,制冷时两风机之间的位置存在冷却死角,在工件冷却时会有冷却不均匀的现象,直接靠近风机的位置冷却速度快,相邻风机之间的位置冷却速度慢,由于工件不均匀的冷却,会造成工件晶粒度粗大、导致带状组织的产生,使工件的机械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速、可旋转和能有效的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旋转工作冷却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冷却工作台,包括冷却台,其中:它还包括旋转驱动装置、支撑架、调速装置和基座,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基座的底面上,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支承、小齿轮、减速机和电机,回转支承的无齿外圈装在基座的顶面上,回转支承的内齿圈与冷却台中的筒体的底面联接,小齿轮设在减速机输出轴的上部并与回转支承的内齿圈相啮合,减速机输入轴与电机输出轴联接,减速机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冷却台与回转支承的内齿圈连接,并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运动,调速装置与电机电气连接。
所述冷却台包括底板、筒体、防护垫和下支撑,所述下支撑安装在所述筒体上端面的中部,所述防护垫设置在筒体上端面的周边且位于筒体和底板之间, 所述底板安装在防护垫上。
所述防护垫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支撑的厚度。
本发明它还包括若干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均匀设置在冷却台的周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冷却台上添加了旋转驱动装置,使得冷却台能够旋转,可以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冷却,配合调速装置,实现了工作台工作时的旋转调速,针对不同工件的不同冷却要求进行调节,使得工件冷却时,其表面的温度能够均匀的冷却下降,进一步提高了工件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工件的晶粒度级别,有效的避免了工件上带状组织的产生,消除了由于带状组织对工件的影响。因此,本发明具有可调速、可旋转和能有效的避免带状组织产生且能提高工件机械性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冷却风机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旋转冷却工作台,包括冷却台,其中:它还包括旋转驱动装置、支撑架7、调速装置和基座6,所述支撑架7安装在基座6的底面上,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支承5、小齿轮10、减速机9和电机8,回转支承5的无齿外圈装在基座6的顶面上,回转支承5的内齿圈与冷却台中的筒体4的底面联接,小齿轮10设在减速机9输出轴的上部并与回转支承5的内齿圈相啮合,减速机9输入轴与电机8输出轴联接,减速机9装在支撑架7上;所述冷却台与回转支承5的内齿圈连接,并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运动,调速装置与电机电气连接。基座6通过地脚螺栓11固定在地面 上。
所述冷却台包括底板1、筒体4、防护垫2和下支撑3,所述下支撑3安装在所述筒体4上端面的中部,所述防护垫2设置在筒体4上端面的周边且位于筒体4和底板1之间,所述底板1安装在防护垫2上。所述防护垫2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支撑3的厚度。
本发明它还包括若干冷却风机12,所述冷却风机12均匀设置在冷却台的周侧。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宏宝;,未经牛宏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3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团矿原料配比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位喷浸混合淬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