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CeMn/Me-beta分子筛净化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33262.X | 申请日: | 2015-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5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沈美庆;梁玉龙;王军;钱颖;王建强;潘曦竹;车春霞;韩伟;常晓昕;谭都平;谷丽芬;蔡小霞;胡晓丽;王涛;何崇慧;杨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2;B01D53/56;B01D53/72;B01J29/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cemn me beta 分子筛 净化 丙烯腈 装置 吸收塔 尾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CeMn/Me-beta分子筛净化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腈作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纤维、橡胶和塑料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目前全球95%以上的装置采用丙烯氨氧化法技术,以丙烯和氨气为原料,生产丙烯腈,副产乙腈和氢氰酸。该法原料易得、工序简单、操作稳定、产品精制方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
丙烯氨催化氧化工艺从吸收塔顶排出的废气称为吸收塔尾气(AOG,Absorbed Off Gas),是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除了主要成份氮气外,还包括非甲烷烃类(CHx)、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碳(NOx)与微量的丙烯腈等污染物。因此直接将尾气排入大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常用的处理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的方法包括热力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利用辅助燃料的热量把有害气体加热到反应温度(600~800℃),使其所含可燃物氧化分解,然而该法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运行费用较高。催化燃烧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物在较低温度(200~400℃)下即可达到完全氧化分解,一般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可用于低浓度、组分复杂的可燃物净化,是治理有机废气污染的有效方法。催化燃烧法净化效率高、反应温度低、不产生二次污染,并且还具有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转费用低、催化剂寿命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的处理工艺的通用流程为:从丙烯腈吸收塔顶排出的尾气经气液分离罐分离游离水后,与燃烧所需的空气混合,经过尾气换热器加热后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非甲烷烃类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来的尾气经过余热锅炉回收废热,之后进入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尾气中的NOx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补充的少量氨气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将尾气中的NOx还原成氮气和 水后经换热器回收热量排入烟囱。
从吸收塔顶排出的尾气主要包括CO、CHx和NOx,首先需要使用氧化催化剂将CO和CHx氧化成CO2和H2O。催化氧化技术是工业上气体净化常用的技术,其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无火焰,起燃温度低,大大抑制了空气中的N2形成高温NOx,因而近年来在石油化工领域有机废气的处理中被广泛采用。当吸收塔尾气经过催化氧化段后,尾气中可燃性气体被氧化为CO2和NOx,需进一步使用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进行净化。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被视为在富氧条件下进行NOx催化净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使用NH3作为还原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是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但是单独的催化氧化技术或者氨选择性还原技术无法满足丙烯腈装置尾气净化的要求,只有将催化氧化和氨选择性还原两种催化技术顺次串联使用,才有希望能够有效地净化丙烯腈尾气。
然而,当前我国丙烯腈尾气净化方法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对于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CN 101716462A和CN 101138699A均采用催化氧化方法,前者分两级或多级对废气进行催化氧化,后者采用流向变换催化燃烧的新工艺治理丙烯腈吸收塔尾气。以上方法仅针对废气中的含碳污染物的催化脱除,并未涉及氮氧化物(NOx)催化净化。CN 1903415A公开了一种针对丙烯腈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催化氧化的脱除工艺,其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CN 101362051A公开了一种处理丙烯腈尾气的新型工艺,它具有催化氧化和催化还原的双重功能,然而该工艺采用传统的贵金属氧化催化剂和钒/钛/钨还原催化剂,该类催化剂材料存在成本较高以及SCR催化脱除性能相对较低等缺点和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3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