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31545.0 | 申请日: | 2015-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乔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断裂 氮化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所制备的陶瓷在未被软化的条件下都是脆性的,脆性已成为陶瓷一个主要特征,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瓶颈。与金属材料相比,尽管陶瓷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高温、耐腐蚀,高硬度、低密度等,但由于其脆性使得其可靠性远远低于具有塑性的金属材料,从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例如航空发动机材料,尽管氮化硅陶瓷的各项高温性能都优于高温合金,也早已研制出了全陶瓷发动机,但限于其脆性,因而其可靠性明显不足,目前仍然不能投入实际应用。再如导弹壳体,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与空气产生较大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其表面温度迅速提高,内外层之间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因此这种材料对耐高温性能和抗断裂性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它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质轻、耐磨、耐高温、抗氧化、抗断裂。氮化硅陶瓷在前四项上都优于合金材料,但由于其脆性,在热应力下易发生断裂,从而失去了其在此领域的应用资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解决有些领域脆性陶瓷无法应用范围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其特征在于:选用Si3N4,Y2O3和Al2O3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温度波动的烧结技术制备而成,氮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钇按的质量比例为90:6:4。
氮化硅的纯度大于97.0%,粒度为d50小于0.5微米,其中,α相含量大于91.0%;氧化铝的纯度为99.95%,粒度d50小于0.6微米;氧化钇纯度为 99.99%,粒度d50为0.6微米;以纯氮为保护气体,氮气压力为4MPa。
一种如上所述的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氮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钇按90:6:4比例称量,用作制备塑性氮化硅陶瓷的原料;
(2)用球磨机将原料混匀;
(3)将料浆放入干燥箱中烘干;
(4)将混匀干燥的料粉造粒;
(5)将过筛粉料放入模具中,等静压成型,成型压力为170~210MPa,出模;
(6)将成型坯体放入烧结炉中,在指定的温度压力制度下进行烧结。
步骤(6)中的烧结制度为温度波动升温:温度在1500℃~1750℃温度区间波动,温度每1次升降为1次波动,波动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升降温的最大波动幅度为15℃~150℃。
优点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选用Si3N4,Y2O3和Al2O3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温度波动的烧结技术制备而成,氮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钇按的质量比例为90:6:4。
本发明在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中,将吸收掉外力对其做功所产生的能量,变成材料内部的储存能,而不发生断裂,因此塑性陶瓷还可广泛用作仪器设备的保护壳体以及其它受冲击、高负荷作用的部件,摔而不碎,撞而不碎。
通过上述步骤生产的氮化硅陶瓷,经落锤实验,表现出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变形率均超过了10%,
附图说明:
图1未受冲击球体表面的SEM
图2受冲击后的球体表面的SEM
图3塑性陶瓷的TEM。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选用Si3N4,Y2O3和Al2O3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温度波动的烧结技术制备而成,氮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钇按的质量比例为90:6:4。
氮化硅的纯度大于97.0%,粒度为d50小于0.5微米,其中,α相含量大于91.0%;氧化铝的纯度为99.95%,粒度d50小于0.6微米;氧化钇纯度为99.99%,粒度d50为0.6微米;以纯氮为保护气体,氮气压力为4MPa。纯氮为氮气含量为99.9%的氮气。
一种如上所述的塑性抗断裂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氮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钇按90:6:4比例称量,用作制备塑性氮化硅陶瓷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