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液压管路中的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9305.7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詹小朋;赵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3 | 分类号: | F16L19/03;F16L33/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液压 管路 中的 连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接头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液压管路中的连接接头,其具有流体沿程压力损失小、成本低以及可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诸如装载机、叉装机和挖掘机等大型设备被不断研发出来投入到各个大型工地中以满足施工的现场需求,在此类大型设备中,其一般是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来实现装载和运输等具体动作,在整个液压系统中动力的传输是靠管路中流体来传输,管路在设计时往往是由多根管路构成,在相邻管路之间则采用连接接头的方式实现流体的密封导通,由此如此降低流体在连接接头处的沿程压力损失则成为设计研发人员需要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软管管路常用的为DIN24°锥密封的连接接头10,如图1所示,该连接接头10设置在第一管道20和第二管道30之间,该第一管道20具有第一通孔21,该第二管道30具有第二通孔31,该连接接头10具有接头本体11以及用于将接头本体11与第一管道20固定相连的第一锁接件12和用于将接头本体11与第二管道30固定相连的第二锁接件13;该接头本体11具有中通孔111,该接头本体11外壁面的一端形成有锥形插接段112,另一端形成有柱形插接段113,该锥形插接段112与第一管道20在第一通孔21外形成的锥形面22适配,该柱形插接段113则容设在第二通孔31内,该柱形插接段113与第二通孔31的内壁面密封抵接。
在上述结构中,其在实际应用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一、该第一管道20的锥形面22与第一通孔21之间通常都还会留有间隙,即一个柱形孔23,该柱形孔23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21的内径,目前由于锥形面22与锥形插接段112一般刚好配合,如此会使得此段柱形孔23长度较长,使得流体在此产生涡流,产生能量损耗;
二、该锥形插接段112处的中通孔111与第一管道20之间存在明显的大小径变化,而且在变径处还是突变,更容易产生局部涡流;
三、该柱形插接段113在与第二通孔31之间也存在突变的变径,也同样会产生压力损失;另外,该接头本体11与第一锁接件12和第二锁接件13之间也都是采用直接配合的方式,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管路中的连接接头,其克服现有的DIN24°锥密封形式管路结构中对于流体的压力损耗,并同时具有成本低以及可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液压管路中的连接接头,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该第一管道具有第一通孔,该第二管道具有第二通孔,该第一管道还形成有锥形面,该锥形面与第一通孔之间具有柱形孔;该连接接头具有接头本体,该接头本体具有中通孔,该接头本体外壁面的一端形成有与锥形面配合的锥形插接段,另一端形成有柱形插接段;
其中,该接头本体在锥形插接段的前端还形成有延伸平台,该延伸平台外壁面呈柱形,该延伸平台填充在柱形孔内。
进一步,该接头本体还形成有第一圆锥倒角,该第一圆锥倒角位于延伸平台和锥形插接段处,该第一圆锥倒角的一端与中通孔相承接,另一端与柱形孔相承接,该第一圆锥倒角靠近柱形孔的一侧内径大于靠近中通孔的一侧。
进一步,该第一圆锥倒角的最大内径略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该接头本体还形成有第二圆锥倒角,该第二圆锥倒角位于柱形插接段的端部,该第二圆锥倒角一端与中通孔相承接,另一端与第二通孔相承接,该第二圆锥倒角靠近中通孔的一侧内径大于靠近第二通孔的一侧。
进一步,该连接接头还包括用于将接头本体与第一管道固定相连的第一锁接件和用于将接头本体与第二管道固定相连的第二锁接件。
进一步,该接头本体在锥形插接段和柱形插接段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凸座,该环形凸座与第一锁接件或第二锁接件之间形成有自适应配合结构。
进一步,该自适应配合结构为锥度相同的两个锥面凹凸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应用于液压管路中的连接接头,其通过在锥形插接段的前端还形成有延伸平台,该延伸平台的外壁面呈柱形,该延伸平台填充在柱形孔内,如此尽可能地降低了柱形孔的长度,如此能降低流体在柱形孔内所产生涡流的强度,降低流体在沿程中的压力损耗,其在结构设计上仅需改变接头即可,对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不做任何调整,在实际加工也非常容易操作,故在降低压力损耗的前提下,还具有成本低以及可以批量化生产的功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9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泵进浆管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 下一篇:防腐蚀杀菌金属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