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28655.1 | 申请日: | 2015-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丽;戚光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彦丽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7/00;A61P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abo 血型 不合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血型抗原免疫,造成免疫性溶血,是妇产科难治病症之一。其中,ABO母儿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的主要原因,ABO母儿血型不合在孕早期可导致流产,晚期可导致死胎或新生儿早发性黄疸、重症黄疸、继发性核黄疸,可造成智力障碍,对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伤害。现代医学对ABO母儿血型不合的治疗多是采用提高胎儿的抵抗力、提高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与胆红素的结合力等法,如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鲁米那、吸氧等。西药的副作用、安全性及长期的经济负担使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申请人采用中药预防此病,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寒温并用,补中有清,清中寓补,利湿化瘀而不伤胎。通过临床观察表明,其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疗效确切,具有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中药组合物。ABO母儿血型不合所致婴儿黄疸多归属中医学胎黄、胎疸范畴,该病关键在于孕前、孕期的预防性治疗。本药方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认为湿、热、瘀三者为致病之因,孕母脾肾虚损,尤其肾虚、冲任气血不足致胎元失固,是发病的内在关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刺老鸦15-25份、红门兰9-11份、黑大豆皮9-15份、石花6-9份、翅果唐松草3-6份、地八角4-8份、五眼果树皮10-15份、粘山药10-20份、旱柳叶8-10份、牡荆叶20-25份、马比木10-20份。
优选的,刺老鸦20份、红门兰10份、黑大豆皮12份、石花7份、翅果唐松草4份、地八角6份、五眼果树皮12份、粘山药15份、旱柳叶9份、牡荆叶22份、马比木15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刺老鸦补气安神、强精补肾、疏风活络;红门兰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健脾强心;黑大豆皮养血、明目、益精、祛风;石花养血、补肾明目、清热利尿;翅果唐松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地八角清热解毒、利水;五眼果树皮燥湿止痒、清热解毒;粘山药健脾祛湿、补肺肾;旱柳叶散风,祛湿,清湿热;牡荆叶祛风散寒、祛湿止痛;马比木祛风、除湿、散寒、理气、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符合以上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病例80例,年龄24~32岁,平均(27.5士6.5)岁,孕妇自孕16周开始查IgG抗A(B)抗体效价,有不良孕产史一旦确诊妊娠即查抗体效价,每4周复查1次,抗“O”抗体效价≥1∶128时即开始用药。按门诊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2组年龄、孕次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1)有死胎、流产及新生儿早发黄疸或死亡史;2)孕妇血清学检查IgG抗A或抗B抗体阳性,且大于1∶128。
3.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孕26周、30周、34周各服上述中药汤剂10天。称取刺老鸦20g、红门兰10g、黑大豆皮12g、石花7g、翅果唐松草4g、地八角6g、五眼果树皮12g、粘山药15g、旱柳叶9g、牡荆叶22g、马比木15g;煎服法:将以上药材用清水洗净,加纯净水浸没药面2~3cm,煎煮0.5小时,分离药液,药渣再加纯净水煎煮1小时,分离药液,2次药液合并至400mL,分2次温服。对照组于孕28周、32周、36周各服药10天,维生素C100mg,口服,每天3次;维生素E50mg,口服,每天3次。并于孕36周加服鲁米那30mg,每天3次。
4.疗效标准 治愈:IgG抗A(B)抗体效价下降至1∶128以下;显效:IgG抗A(B)抗体效价下降2个滴度或以上,但未降至1∶128以下;有效:IgG抗A(B)抗体效价下降1个滴度或维持水平不升高;无效:IgG抗A(B)抗体效价上升,或发生流产、早产。
5.治疗结果 中药治疗组50例,其中治愈32例(64%),显效10例(20%),有效7例(14%),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对照组30例,其中治愈12例(40%),显效6例(20%),有效3例(10%),无效9例(30%),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彦丽,未经王彦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8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麦冬的干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