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的造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8420.2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焦云;马庆;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6 | 分类号: | C10J3/06;C10J3/84;C10J3/8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460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气方法。
背景技术
本工段拟选用Φ3600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采用常压纯氧-蒸汽连续气化技术。目前Φ3600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采用富氧-蒸汽连续气化技术在湖北宜化已成功运行,该技术证明是成熟可靠的;目前国内采用常压纯氧-蒸汽连续气化技术炉型直径最大为Φ3200,在Φ3600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采用常压纯氧-蒸汽连续气化技术,国内目前还没有,虽然炉膛内径由Φ3200增大到Φ3600,只放大400mm,由于使用纯氧-蒸汽连续气化,其气化剂流量比富氧-蒸汽连续气化要小不少,所以,在气化剂通过炉箅布气是否均匀,灰渣带是否增多值得商榷。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选用Φ3600固定床煤气发生炉,该炉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布气不均匀及灰渣中含碳高的问题,这是不确定的。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有效地方法解决煤气造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煤气的造气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煤气的造气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将原料焦炭由焦库经皮带运输机送至煤气发生炉顶部的焦仓,经插板阀加入自动加焦机,然后由自动加焦机将焦炭加入煤气发生炉内;
二、将自空分来的H2O柱氧气与自造气自产的蒸汽以及外来的蒸汽按照蒸汽氧气比为1:2.1~2.5的比例混合后,一同从煤气发生炉底部进入炉内,与炉内焦炭发生放热吸收反应,生成水煤气;
三、生成的水煤气自炉顶出来经旋风分离器除尘后,进入废热锅炉,将煤气温度由500~600℃降至100~200℃后,进入洗气塔,将煤气洗涤除尘至煤气温度为35~45℃后,送至电除尘,即完成所述的煤气的造气。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化工焦为原料,采用纯氧-蒸汽常压连续气化工艺,该技术是目前国内成熟的气化技术之一,该技术特点是成熟可靠,投资低,粗煤气中有效成分含量高(CO+H2约80%左右),且无吹风气排放,造气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本发明装置系统造气工段(606),包括煤气发生炉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上焦及出渣系统、粗煤气除尘、显热回收及煤气洗涤冷却系统。
本发明装置属常压固定床连续气化生产水煤气流程,为了提高煤气中有效气体成分,采用纯氧-蒸汽为气化剂进行造气,气化原料采用宝泰隆公司自产的化工焦为原料,其入炉粒度控制在10~50mm,这样有利于提高煤气产率,提高煤气质量。同时,采用纯氧-蒸汽连续制气,五废气向大气排放,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本发明装置的布置原则是:占地尽量少,工艺管道尽可能的短,操作、维修方便,安全可靠,并尽量使设备露天化布置。
本发明炉内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C+O2=CO2+97650千卡
2C+O2=2CO+58860千卡
2CO+O2=2CO2+136440千卡
C+H2O=CO+H2-97650千卡
2C+2H2O=CO2+2H2-58860千卡;
本发明主要节能措施为:在粗煤气除尘后,采用热管式废热锅炉进行煤气的显热回收,可生产低压蒸汽约69t/h;并可将煤气发生炉夹套所产低压蒸汽及废热锅炉自产蒸汽过热至约220℃。建议用与七台河宝泰隆所产化工焦类似的焦炭在Φ3600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采用富氧-蒸汽连续气化试烧,为详细设计及操作提供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煤气的造气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将原料焦炭由焦库经皮带运输机送至煤气发生炉顶部的焦仓,经插板阀加入自动加焦机,然后由自动加焦机定时定量将焦炭加入煤气发生炉内;
二、将自空分来的H2O柱氧气与自造气自产的过热蒸汽以及外来的过热蒸汽按照蒸汽氧气比为1:2.1~2.5的比例混合后,一同从煤气发生炉底部进入炉内,与炉内焦炭发生放热吸收反应,生成水煤气;
三、生成的水煤气自炉顶出来经旋风分离器除尘后,进入废热锅炉,将煤气温度由500~600℃降至100~200℃后,进入洗气塔,将煤气洗涤除尘至煤气温度为35~45℃后,送至电除尘,即完成所述的煤气的造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8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