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棉面料用杀菌柔顺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26822.9 | 申请日: | 2015-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菊珍;叶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陈恒织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3/188 | 分类号: | D06M13/188;D06M13/332;D06M13/262;D06M13/11;D06M13/224;D06M15/53;D06M11/76;D06M11/71;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5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棉 面料 杀菌 柔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纯棉面料用杀菌柔顺剂。
背景技术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和机遇。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
再生和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不同于合成纤维,在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亲水基团(羟基),分子链和晶体取向较差,结晶度较低,分子链间和纤维间有较多的微隙,导致了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但是,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服用和洗涤时易收缩形变,抗皱性、回弹性差。
织物的抗菌整理是消灭织物上致病微生物的方法之一,抗菌整理在美国等被称为抗微生物整理;在日本被称为抗菌防臭加工;在国内有人称之为卫生整理。纺织用抗菌剂可分为天然、有机和无机三大类。每类抗菌剂各有其优缺点,有机类抗菌剂效果好,品种多,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剂,但存在耐高温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用于合成纤维纺丝工艺;天然类抗菌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其应用范围窄,多数严重影响织物的色光;无机抗菌剂耐热性好,但用于纺织品后整理难以获得耐久的效果,并且大部分品种存在重金属的毒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纯棉面料用杀菌柔顺剂,本发明产品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对人体无毒无害不刺激,且制造工艺简单易操作,原料易获得、制作成本低。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棉面料用杀菌柔顺剂,包括甲、乙组分,甲组份包括A、B和C组分,其成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甲组份:
A组分:硬脂酸67-75份,多胺为二亚乙基三胺21-23份,二亚乙基三胺11-15份;
B组分:硫酸二甲酯9-11份,硫酸二乙酯7-9份,环氧氯丙烷6-10份,硫酸二乙酯5-9份;
C组分:单硬脂酸甘油酯4-8份,吐温7-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6份;
乙组份:
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17-2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13份,小苏打12-16份,三聚磷酸钠13-15份,乙醇18-22份。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棉面料用杀菌柔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将硬脂酸、多胺为二亚乙基三胺和二亚乙基三胺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45-48℃,以350-370r/min的转速搅拌28-30min,制得甲组份中的A组分;
步骤(2):按照上述配比将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环氧氯丙烷和硫酸二乙酯加入到4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3-45℃,以320-340r/min的转速搅拌20-24min,制得甲组份中的B组分;
步骤(3):按照上述配比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25份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37-39℃,以380-400r/min的转速搅拌12-14min,制得甲组份中的C组分;
步骤(4):按照上述配比将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小苏打、三聚磷酸钠和乙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58-64℃,以430-450r/min的转速搅拌15-17min,制得乙组份,依次往其中加入A、B和C组分,再在36-38℃温度下,以400-42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然后静置自然冷却,得到竹炭羊绒混纺面料柔顺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陈恒织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陈恒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皱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 下一篇:一种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