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6774.3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兵;刘鹏;张建国;朱洪斌;韩德雄;刘建军;王凯;张迺龙;李成钢;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夏恒霞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钢管 杆塔 焊缝 超声波 自动化 检测 系统 | ||
1.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扫查车和装载于纵向扫查车上并能脱离后自由行走的周向扫查车,其中,所述纵向扫查车包括:纵向行走驱动模块、连接横梁、纵向探头检测模块、激光跟踪模块及耦合剂施加模块,所述纵向行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机构、由第一电机机构驱动的顶磁性轮和底磁性轮,所述顶磁性轮和底磁性轮分别位于连接横梁的顶端和底端,所述连接横梁的顶端还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纵向探头检测模块安装于第一滑杆上,所述激光跟踪模块安装于纵向扫查车整体结构的上半部,所述耦合剂施加模块由泵和管件组成,所述管件的出口位于纵向探头检测模块旁;所述周向扫查车包括:周向行走驱动模块、连接杆和周向探头检测模块,所述周向行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机机构、由第二电机机构驱动的前磁性轮和后磁性轮,所述前磁性轮和后磁性轮分别位于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还设有第二滑杆,所述周向探头检测模块安装于第二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探头检测模块和周向探头检测模块均为两个,所述纵向探头检测模块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滑杆的两端,所述横向探头检测模块对称地设置于第二滑杆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机构安装于连接横梁的底端,所述底磁性轮为主动轮,所述顶磁性轮为从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机构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所述前磁性轮为主动轮,所述后磁性轮为从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机构和第二电机机构均包括:电机、减速箱、编码器、联轴器及磁性轮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直流伺服微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扫查车连接于纵向扫查车的连接横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役输电钢管杆塔焊缝超声波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上设有电磁铁,通电时即会吸住周向扫查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7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