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26639.9 | 申请日: | 201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8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姗;马洁;李夏倩;俞强;丁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H01M2/16;C08F293/00;C08L23/1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亲水性 烯烃 微孔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在聚烯烃微孔膜上涂覆通过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所制备的嵌段共聚物,具体步骤为,
(1)对聚烯烃微孔膜进行预处理,即将聚烯烃微孔膜在重铬酸钾溶液中氧化3min,
其中,所述的聚烯烃为聚丙烯;
(2)将引发剂、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与烯类单体B以及溶剂依次加入反应容器中形成溶液,进行共聚反应,对共聚产物沉淀干燥处理,得到大分子引发剂,
其中,所述的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为α-甲基苯乙烯,所述的烯类单体B为丙烯酸;
(3)通过所得大分子引发剂再引发亲水性烯类单体C制备嵌段共聚物,
所述的亲水性烯类单体C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4)将预处理聚烯烃微孔膜浸泡在嵌段共聚物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清洗,在40-50℃下烘干,得到改性聚烯烃微孔膜。
2.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为,
(1)将聚烯烃微孔膜在重铬酸钾溶液中氧化3min,
其中,所述的聚烯烃为聚丙烯;
(2)制备大分子引发剂
将引发剂、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与烯类单体B以及溶剂依次加入反应容器中形成溶液,通入氮气除氧20min后,在温度为60-70℃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沉淀、干燥得到固体状共聚物,即大分子引发剂,
其中,所述的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为α-甲基苯乙烯,所述的烯类单体B为丙烯酸;
(3)大分子引发剂再引发亲水性烯类单体C制备嵌段共聚物
取步骤(2)中制备的大分子引发剂与亲水性烯类单体C置于反应容器中,在80-12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嵌段共聚物溶液,
所述的亲水性烯类单体C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4)将经过步骤(1)预处理后的聚烯烃微孔膜,浸泡在步骤(3)中的嵌段共聚物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水与良溶剂各清洗两次后,在40℃下烘干得到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与烯类单体B在所述溶液中总的质量分数为20-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与烯类单体B的质量比为1:2-1:1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加入量为所述1,1-二取代芳香烯类单体A与烯类单体B总质量的0.5-3%。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亲水性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大分子引发剂与所述亲水性烯类单体C质量比为1:1-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6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新癸酸钴混合盐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炭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