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25132.1 | 申请日: | 201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昭太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D11/033 | 分类号: | C09D11/033;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形成 油墨 发光 元件 制造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干燥·固化后能够形成截面形状大致平坦的功能层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使用该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含有作为溶质的第1成分和作为溶质的良溶剂的第2成分,上述第2成分选自含有2个以上的芳环的芳香族烃、芳香族二元醇醚、脂肪族二元醇醚、脂肪族乙酸酯、脂肪族酯中的至少1种,且沸点为280℃~3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层形成用油墨、使用该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形成滤色器的着色层(过滤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等功能层的方法,开发了使用液相工艺的方法。液相工艺中喷墨法(也被称为液滴喷出法)作为能够将规定量的油墨(溶液)以液滴的形式从油墨喷头高精度地涂布在所希望的位置的方法而备受瞩目。
另一方面,喷墨法中使用的油墨(溶液)一旦因干燥导致固体成分在油墨喷头的喷嘴析出则引起喷嘴的堵塞,发生液滴的着落位置散乱、或者从喷嘴喷出的液滴的喷出量不一致等的喷出不良。因此,寻求一种不易发生喷出不良的油墨(溶液)。另外,由于是通过将油墨(溶液)涂布后干燥来形成功能层(功能膜),所以要求能够对基板等被涂布物在所希望的区域进行均匀地涂布。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非晶膜形成用油墨组合物,含有有机材料的溶解度为0.5wt%以上的第1溶剂和由有机材料的溶解度为0.1wt%以下且沸点为120℃以上的醇化合物构成的第2溶剂,第1溶剂的沸点比第2溶剂的沸点高。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了该非晶膜形成用油墨组合物适合于喷墨法。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涂布液,其含有混合溶剂和功能材料,混合溶剂含有第一溶剂和其它的溶剂,所述第一溶剂由具有2个以上的芳环且具有对称结构的化合物构成。若使用该涂液,则在喷墨法中不易发生喷嘴的堵塞,能够实现稳定的喷出。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有机半导体的溶液,其含有至少1种作为有机半导体的良溶剂的有机溶剂A和至少1种作为有机半导体的不良溶剂的有机溶剂B,有机溶剂A的沸点比有机溶剂B的沸点高。根据该溶液,干燥时有机半导体材料不易凝聚析出,能够进行均质的成膜,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的电特性的有机半导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16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7076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0194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喷墨法中,如果向由隔壁围起的膜形成区域填充油墨,并在油墨沾染隔壁的侧壁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固化,则产生固化后的功能层的膜厚在隔壁侧比中央部厚的现象。另外,有时由于干燥过程中的油墨中的溶质的移动状态导致中央部的膜厚比其它部分厚。即,存在因膜形成区域内膜厚变动而难以得到截面形状平坦的功能层这样的课题。
例如,功能层包含发光层时,一旦膜厚变动则会产生亮度不均、发光色的颜色不均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份而进行的,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
本应用例涉及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溶质的第1成分和作为上述第1成分的良溶剂的第2成分,上述第2成分选自含有2个以上的芳环的芳香族烃、芳香族二元醇醚、脂肪族二元醇醚、脂肪族乙酸酯、脂肪族酯中的至少1种,且沸点为280℃~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5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